作者:徐珊珊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4/7/12 14:38:23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为大质量恒星起源提供新证据

 

中新社南京7月12日电(记者徐珊珊)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2日消息,科研人员利用高分辨毫米波等数据,为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爆发式吸积理论提供可靠的观测证据,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大质量恒星起源问题的认识。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大质量恒星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天体物理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其中,通过爆发式吸积活动形成的大质量恒星是近年的一个热点话题。”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与射电天文研究部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团组硕士研究生周威表示,相关观测数据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小质量原恒星通过气体吸积盘增长成为大质量原恒星,进而形成大质量恒星。

目前表现出爆发式吸积活动的大质量原恒星样本很少,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独立发现的M17 MIR是首颗有重复爆发式吸积活动的大质量原恒星。

周威介绍,大质量恒星的爆发式吸积活动可以通过高速分子喷流结状结构来推测其活动的发生时间与间隔,从而研究数百年前乃至数千年前发生的爆发式吸积活动,追溯大质量恒星的长期吸积历史。

科研人员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过去400年发生过多次爆发式吸积活动,每次的持续时间大约为几十年,这与气体吸积盘的引力不稳定性以及碎裂模型相符合,对大质量恒星起源问题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17 MIR作为宝贵的例证,为研究大质量恒星的动态形成过程提供了多方面的观测证据。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和探索,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周威说。(完)

(原题:中国科学家为大质量恒星起源提供新证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