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 |
研究揭示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 |
|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组揭示了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相关论文7月4日发表于《自然》。
1928年,异染色质的概念最早被提出,指的是基因组中用染色较深、相对不开放的区域。从裂殖酵母到人类都拥有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目前,人们已揭示了旁着丝粒异染色质在裂殖酵母中的建立机制。然而,在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至今仍不为我们所知。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解决了两个长期存在于异染色质领域的问题:组成型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以及为什么在脊椎动物中看似不保守的旁着丝粒异染色质序列却具有相同的组蛋白H3K9me3修饰。另外,对具有分裂锌指的锌指蛋白能够识别非连续DNA序列的发现揭示了一种全新的DNA识别模式,因而对研究蛋白与DNA间的识别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可能会引出更多具有此类性质的蛋白,并启发生物信息学家开发新的算法来计算DNA结合基序。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马润泽和张彦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朱冰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40-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