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乃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3 16:47:38
选择字号:
OpenAI与苹果合作:“界面”的重要性

 

近日,苹果在资本市场触底反弹,显示王者归来,并且带动科技股一起补涨。6月10日,苹果宣布与OpenAI构建合作伙伴关系。苹果用户通过呼唤Siri语音助手就能使用ChatGPT,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就可以在全系统的写作工具中调用ChatGPT,使用其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等功能。资本市场的反应肯定了苹果与OpenAI的合作。

据此,由苹果与OpenAI的这一合作案例可以得出三点启示,即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提示具身智能的发展路径,以及合作中界面的重要性。这三点都可以归入产业哲学的范畴。

体现了100对1的强大影响力

业界常用0-1和1-100(或n)来表述产业链关系。虽然1-100可以反作用于0-1,但是总体而言,位于上游的0-1对处于下游的1-100影响更大,以致常有前者卡后者脖子之说,罕闻1-100回过头来卡0-1的脖子。

据外媒爆料,苹果依靠渠道优势得到了合作的主导权,苹果不会向OpenAI支付合作费用。在苹果看来,将OpenAI的品牌和技术推广到数亿台苹果设备上的价值,远高于OpenAI给苹果创造的效益。甚至可以说,OpenAI为了搭上苹果系统不惜倒贴成本。奥特曼表示:“非常高兴能与苹果合作……我想你一定会喜欢。”让OpenAI自愿合作彰显了苹果在AI时代的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OpenAI所提供的应用只是苹果大框架下的一小部分。苹果公司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表示,未来可能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更广泛的合作,譬如OpenAI的竞争对手,谷歌的Gemini。苹果还在和Anthropic等新兴人工智能公司洽谈类似合作。这些举措,显示了作为手机制造商的苹果公司,面对处于前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选择权。

就生成式人工智能而言,OpenAI相对于苹果几近于“1”与处于其后的“n”的关系,OpenAI显然居于上游,具有居高临下的态势。然而苹果似乎并不担心OpenAI日后若是一言不合就卡脖子。

苹果与OpenAI合作的案例表明,0-1固然重要,1-100若是做大做强,拥有全球影响,照样在0-1与1-100的博弈中具有话语权。反过来看,0-1亦非印象中那般如此强大。在空间上未必独大,而是存在众多竞争者,故而苹果的选择得以游刃有余;在时间上,0-1未必有足够高的门槛,挡住期待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后来者。于是与苹果结盟,便是OpenAI的合理一步。对于苹果来说,有OpenAI加持,在手机市场更加领先,地位更加稳固。苹果与OpenAI的合作走向双赢。

而苹果的下一步目标是,沿产业链逆向攀登,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己的“1”,以更好适配苹果手机和其他产品。“苹果智能”,这一复合词已出现在业界和媒体。相应的,不知奥特曼是否有兴趣顺流而下,进军手机业?

合作在广义上走向具身智能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至今,最重要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是目前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具身智能。具身智能大致相当于AI大模型长出能感知和行动的身体,或是机器人链接AI大模型的脑。

可以从不同层次理解具身智能。在ChatGPT发布后不久,关注的热点是平台与垂直的关系,即通用和相对抽象的大模型作为平台,与嵌入场景垂直具体的各行各业(2B)直至个人(2C)相结合。在具身智能的视野下,“垂直”、产业与个人就相当于形形色色“具身”之“体”。在此意义上,具身智能亦即混合式人工智能,由个人大模型、企业大模型与公有大模型共存并互补。

大模型与形形色色的终端相结合,也可以理解为具身智能的一个方向,各种终端场景都在与AI结合,其中眼下最受到关注的“终端”当属个人电脑。

如何将AI装进个人电脑里?个人电脑又如何能进行大规模的AI计算?这对于芯片等硬件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硬件之外,软件层又将会迎来哪些变革?

不同设备的硬件配置千差万别,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多样性,要求大模型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有效利用本地数据进行模型自适应学习。

相比之下,手机作为终端,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个人电脑,就其覆盖面和使用频度来说,较之个人电脑有过之无不及。OpenAI与苹果合作,苹果手机就是OpenAI大模型具身之“身”。OpenAI大模型因“具”苹果手机之“身”而拥有几亿人群和频繁使用的“地气”;苹果手机因接入OpenAI大模型而升级智能,在手机市场未来的格局中在已有的高位再创新高。

OpenAI与苹果合作中的“界”

当今世界,事物之间的沟通联系越来越重要,甚至与事物本身同等或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要求事物之间的联系更为周全和顺畅。无缝对接,丝滑,等等,常被用来描述不同事物之间功能耦合的最高境界,达不到者即有“缝”,联系沟通会发生阻塞或延迟。

然而在OpenAI与苹果合作中,双方之间并不是无缝对接,使用也未必丝滑。无缝对接和丝滑是为了效率,提高效率需要付出代价。此处,代价就是用户的隐私。

苹果强调保护用户的隐私。“当通过(苹果自身的)Siri访问(OpenAI的)ChatGPT时,已内置隐私保护功能。OpenAI将不会存储用户请求,并且用户的IP地址也将被隐藏。”“由用户二次确认调用 ChatGPT,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 Siri 要承担的生成结果的责任。”用户和ChatGPT则需要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

顺便说,100对1的反哺主要是资金,以及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和相应数据。如果OpenAI在与苹果的合作中如外媒所言分不到钱,应该可能在某种限定下得到相应的数据。同样,部署在PC端的大模型也需要保证用户隐私。

OpenAI与苹果合作案例中涉及到产品层面的Siri与ChatGPT,以及作为主体的用户。在用户使用加持了ChatGPT的苹果手机的过程中,这三方在不同意义和程度上都保留了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这就提示一个概念:“界面”的重要性。界面是各方利益(含隐私)的风云际会之处,是彼此间责权利博弈的舞台,可能走向无缝对接和丝滑,也可能成为蝴蝶效应涌现之源泉;以及可能由“缝”的开裂而分崩离析。

(作者系东南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