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8 14:02:29
选择字号:
“以毒攻毒”!识别大模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6月18日,《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种能检测大语言模型(LLM)幻觉(hallucination)的方法,该方法能检测生成回答的含义的不确定性,或能用于提升LLM输出的可靠性。

LLM(如ChatGPT和Gemini)是能阅读和生成人类自然语言的人工智能系统。不过,这类系统很容易产生幻觉,生成不准确或没有意义的内容,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过,检测LLM出现幻觉的程度很难,因为这些回答的呈现方式可能会让它们看起来很可信。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Sebastian Farquhar和同事尝试量化一个LLM产生幻觉的程度,进而判断生成的内容有多“忠于”提供的源内容。他们的方法能检测“编造”(confabulation)——这是“幻觉”的一个子类别,特指不准确和随意的内容,常出现在LLM缺乏某类知识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考虑了语言的微妙差别,以及回答如何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从而拥有不同的含义。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能在LLM生成的个人简介,以及关于琐事、常识和生命科学这类话题的回答中识别出“胡说八道”的内容。

不过,Sebastian Farquhar等人的研究方法,也离不开大模型这一得力工具。《自然》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该任务由一个大语言模型完成,并通过第三个大语言模型进行评价,相当于是“以毒攻毒”。

该文作者同时也在担忧,用一个大模型评估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方法“似乎是在循环论证,而且可能有偏差”。不过,作者认为,他们的方法有望帮助用户理解在哪些情况下使用LLM的回答需要注意,也意味着可以提高LLM在应用场景中的置信度。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21-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