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5/27 16:38:18
选择字号:
太阳系“远郊”天体上发现CO2和CO

 

由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红外光谱能力,分析了位于太阳系“远郊”区域的59个跨海王星天体(TNO)的化学成分,首次在TNO上观测到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冰。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天体的迁移。相关论文发表于23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

柯伊伯带的天体(艺术图)。这项天体位于太阳系外缘,距离太阳月40亿英里。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研究人员报告称,在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的59个TNO样本中,有56个检测到CO2,28个检测到CO。研究表明,CO2广泛分布在TNO表面,CO仅在CO2丰度高的TNO中检测到。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大量TNO的光谱特征,没想到CO2和CO在TNO上会如此普遍。柯伊伯带内的天体和延伸到柯伊伯带以外散射盘的天体统称为TNO。TNO是行星形成过程的“遗迹”,最新发现可能会揭示有关这些天体的形成地点、它们如何到达目前所在区域,以及它们的表面自形成以来如何演变的信息。此外,由于TNO形成于离太阳更远的地方,其还包含了原行星盘(围绕在新形成恒星周围的盘状结构)的原始组成信息。

最新发现还表明,CO2不仅存在于TNO表面,而且比水冰更常见。之前认为水冰是TNO表面最丰富的物质,而这一发现极大改变了人们对TNO组成的理解。CO2可能从原行星盘吸积而来,但CO的来源并不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CO冰的起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