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5/13 11:20:59
选择字号:
新方法制氢,铱使用量减少9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5月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可持续资源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不改变氢气产生速度的情况下,将反应所需的铱减少了95%。这一突破或有助提高生产“绿氢”的能力。

生产“绿氢”需要一种极其稀有的金属——铱,但铱资源稀缺是个大问题。

研究团队试图绕过这一“瓶颈”。他们希望找到能长时间高速率生产“绿氢”的方法。此次他们成功地使用一种锰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将“绿氢”生产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该研究是通过将锰和铱相结合来实现的。研究人员将单个铱原子散布在氧化锰上,避免它们彼此接触。此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的氢气生成速度与单独使用铱时相同,但铱的用量减少了95%。

研究发现,使用新催化剂,可以82%的效率连续生产超过3000小时的氢气而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氧化锰和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相互作用导致铱处于罕见的、高活性的+6氧化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