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1 10:30:49
选择字号:
广东阳春举行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野外回归活动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阳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野外回归活动研讨会在广东阳春举行。记者获悉,猪血木原归属于山茶科猪血木属,现归属于五列木科猪血木属,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濒危植物,原产于广东阳春市以及广西平南县和巴马县。但据调查,广西平南和巴马两个地理分布区的猪血木未再见记录,而阳春市八甲镇及三甲镇也仅存50株左右的野生成熟植株。

研讨会上,阳春市委书记、市长李谦常介绍了阳春市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他表示,阳春将以猪血木保护研究为契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合作,推进猪血木的产业化,持续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做好绿美保护地的提升工作。

  ?

野外茁壮生长的猪血木。曾宋君 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指出,猪血木作为旗舰物种,具有珍稀濒危、本土特有、经济价值大等三大特点。他表示,将加强与阳春市的合作,通过动植物保护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生态环境。

广东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梁晓东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阳春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的肯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代表项目组做猪血木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他表示,今后项目组还将在广西平南县和巴马县进行重建型回归,并对回归后的个体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长期监测及回归成效评价。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办公室中国执行主任文香英介绍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与猪血木的深厚渊源,回顾了猪血木的保护、回归历程。她指出,通过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项目的推动,有效提高了大家对珍稀植物的保护意识。

  ?

有关领导参加猪血木回归活动。华南植物园供图

据介绍,会议期间回归了100株猪血木,其中90株实生苗回归到阳春三甲镇曲江村委湴背村保护小区,除了增加种群数量,还丰富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另外10株来源于阳春三甲镇丹溪村树龄200多年的古树,由于种子难以获得,项目组以少量种子为外植体,通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的规模化繁殖,并将这10株种苗在大树旁进行回归,属于加强型回归。

由于阳春当地农业活动日益增加、猪血木的野外栖息地生境破碎严重,现存猪血木植株的生存受到更严重的威胁,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危物种(CR),《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将其列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2021年将其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