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王冰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28 8:31:24
选择字号:
典赞·科普中国2023年度十大科普人物李新正:
阳春白雪“科研”舞 飞入“科普”百姓家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高中第一堂生物课。“咱们的眼睛、鼻子、嘴唇、睫毛、头发都是蛋白质,咱们的身体跟其他生物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鸡蛋蛋清煮熟了发白,所以叫蛋白质,可眼睫毛明明是黑的,怎么也是蛋白质呢?”台下,少年李新正听得入迷,思维的轮毂随着生物老师的讲解不停地转动着。

这一年,我国恢复生物学高考,以满分30分计入总分。高考填报志愿时,李新正的耳边便是常老师那句“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界”,如此,生物高考29.6分的李新正便义无反顾了。从1981年考入南开大学生物系,四十余年间,他始终在生物世界里一探究竟。

近日,李新正荣获“典赞科普中国2023年度十大科普人物”,这是该奖项第一次颁发给海洋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

刚得知获奖时,李新正特别激动:“这个奖项对我来说份量很重!既是认可,更是对我多年坚持科普的肯定和鼓励。科研与科普,并驾齐驱,同等重要!”

李新正在颁奖现场。

李新正跟着“蛟龙”号去探海。  

科普之路,缘起何处?

“这个手指少了小半截。”采访间隙,李新正伸出左手的大拇指给记者看,“一件小事。”韶光逝去,李新正云淡风轻。

少去一小节的手指有些突兀,清晰的伤口上是愈发清晰的记忆。

时间追溯到1996年4月17日。这一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室,李新正被委任研究室主任。

“那个时候搞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少,全国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李新正介绍道,“分类学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生物分类学面临着同样的局面。曾呈奎和刘瑞玉两位院士发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后极力抢救这个学科。”

于是,所里最年轻的分类学“后生”李新正担此重任,与17位从事海洋生物不同类群分类工作的老师们一起,从“垒地基”开始干起,成立分类室。

路一步步向前走,两年后,建设新标本馆又挂在了李新正心间,跑经费、跑装备,成了工作的日常。

2002年,如平常一样普通的一天,李新正协助标本馆搬家,汗流浃背中,倏地,巨大的疼痛席卷,他的拇指被沉重的标本柜锋利一角削去!鲜血喷涌而出……

李新正还记得那十指连心的疼。

“委屈吗?”“委屈,也得干!标本馆就是分类学工作者的家当,搞分类学必须要以标本为依据,一直保存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是为科学负责。”

海洋所各个楼里,李新正反复来回行走的每一步,记录着他这份执着、负责任到底的态度。

“当时,标本散落在海洋所各个楼里,每栋楼的标本杂乱无序。”每天,李新正穿梭其中。这边,刚神情专注地数清标本数量、理清种类,转头,又步履不停地赶往下一栋楼。

趁着换标本柜,李新正还做了一件事:将能够更换的保存无脊椎动物标本的对人体有毒的福尔马林保存液全部换成了无害的酒精,以保护研究人员。

“那时,大脑里有两个空间,一个考虑海量的标本存放位置与种类,一个构思新的存放设计。”

那一年,在所里一向是高产作者的李新正,只发表了一篇论文。他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至今馆藏量已是亚洲第一的标本馆上。

李新正在巴黎访问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Crosnier博士手中接过深海虾类样品。

新标本馆里设有专门的展厅,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标本陈列在其中,供大家参观。

仅参观,却并不能真正领悟到这些海洋生物的神奇!讲解又是锦上添花的另一份重任!这位首任分类室主任兼标本馆馆长首当其冲,亲上一线“迎客”了。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他,介绍起他的这些海洋“宝贝”,也是如数家珍。

“大家看这个像扇贝一样的东西,叫砗磲。”边讲着,李新正的两只手手心相对,模拟扇贝合拢的形态,“以前在海南岛采样的时候听当地的渔民说,以前在海边的珊瑚礁上就有很大的砗磲,会把它拿回家,把周围的这些棱打磨光滑。”

此时,李新正的两只手再摊开,当作砗磲打开后的两半,一只手微蜷,手背隆起,另一只手指着比划道,“它里面有个弯槽,可以装水,有人家就会当作小孩的洗澡盆,另一半呢就会当喂猪的食槽啦!”他总是想着法子,形象生动、不厌其烦的向前来研学的青少年介绍。

“去海洋所参观标本馆,一定要找李教授,他的讲解可太有意思啦!”渐渐地,李新正有趣的讲解方式被传了开来,开始有了慕名上门“听课”的人,而他的科普之路竟也如此铺展开了。

李新正带领山鹰科学院小科学家研学。

做好科普,可有窍门?

“人必须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哈哈!”李新正忍不住的笑容爬上了脸庞,就好像孩子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糖。

“1994年,我开始接触深海样品。后来,我帮助法国自然博物馆做一些来自马达加斯加、波利尼西亚等印度洋、太平洋深海的样品鉴定。看文献和观察的时间久了,会发现深海和浅海的样品很不一样。当时,我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要去深海看看,它们为什么会长这样。”2013年,经过五轮选拔后,李新正成功入选我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蛟龙”号首航的第一个科学家团队,成为出海的6个科学家之一,“去深海看看”的梦想果真照进了现实,实现啦!

作为第一个乘“蛟龙”号下潜到3700米处开展深海科考工作的科学家,海底九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新正看入了迷。

李新正从“蛟龙”号出舱。

不同于浅海五颜六色的生物,深海环境黢黑幽暗,生物体色大多数只有红和白两种色调,发着光的浮游动物、会游泳的海参、雪莲一样美的海绵、灌木丛一样的冷珊瑚林,“想象和亲眼所见区别太大了,”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不停地拍摄记录。

记录下来的图片和视频,被他放进了“乘着蛟龙探深海”主题科普讲座中,屡次被各地邀请专门讲讲这段历程。

这一讲就是200多场。

讲座中,李新正特别注重与听众的互动,留心收集听众的问题,每一次的ppt内容都会根据听众的组成和新收集的问题做修改,甚至讲课的口气都不停变化。

而他的科普讲座,也办的越来越有吸引力,越来越精致,他也更得心应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最初的“神秘的海洋世界”到“乘蛟龙探险深海”等十余个科普课程主题,每一次活动他都根据听众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版本。

低年级听,就多放图片和视频,用生动的画面为大家做入门级别的科学启蒙,让孩子们真正认识海洋、关心海洋。遇到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就适当性引入原理、能力和我国海洋科学的新成就,让科学与爱国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三十余年里,李新正走过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过500多场讲座。一场比一场火爆!科普讲座这么受欢迎,有什么秘诀吗?

“与观众互动!”李新正比划着眨眨眼,“引人入胜就是小窍门。”

“深海勇士”号下潜归来的洗礼。

讲解“蛟龙”号的时候,他会半途停下来,指着屏幕上的图片问道,“大家猜猜,这些水手为什么到蛟龙号顶上去,他们要干什么?“

前排几个活跃的同学举起了手大胆猜测,却被李新正连连笑着说不对,后排几个原本无精打采低着头的同学抬起了头,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这场猜谜游戏。

你一句我一言,每个人的注意力,又悄悄被李新正握回到手里。

“大家看,蛟龙号上是挂着缆绳的,水手坐着皮划艇靠到潜器上把缆绳解开,蛟龙号才自由了,可以下潜了。等下潜结束浮到海面上之后,水手需要再爬上来一次挂上缆绳,将它回收到母船上。”“哦……”台下,眨着好奇的眼睛注视屏幕若有所思的同学们,又被带入了新世界。

在李新正的科普课堂上,虽然是“千篇一律”的真实经历,但却是“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讲解形式,语言和图片的不同搭配形式,被他“玩出了花”。

李新正在香港秀明小学做科普讲座。

乘着科研和科普的“两翼”飞翔

科研和科普,一字之差!

“科研追求的是更高更强,努力向上,攀登高峰;科普追求的是更广更宽,希望面向更多的受众群体,打好群众基础,提高全民的整体科学素养。”李新正说,“科普是基础,全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越多,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越多,科学研究的群众基础就会越好,科研的起点就会更高,研究出的成果水平就更高,就能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国家建设中。”

在李新正看来,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是“两翼”。科学家做科普,能将一些对前沿的研究和理论知识通过讲座传递给民众,这是独有的优势。

《万物皆有理--海洋中的物理》是李新正同科普作家张立一起著成的物理启蒙科普读物,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万物皆有理》科普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科学性特别强,不同于普通科普书籍,出版后广受好评。”多家媒体曾这样评价道。

科普讲座中展示的图片都是自己在采样时拍摄的,未知的物理现象绝不随意猜测,每一句话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打实的研究,这种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讲座,让李新正收获了一众“粉丝”。

李新正潜水采集珊瑚礁样品。

在为《神奇图书馆--海洋x计划》作科学顾问时,因为在专家问答环节回答的问题有趣易懂,有个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小粉丝”吴子承,专门让父母带他从云南到青岛拜访李新正。

稚气未脱的小吴子承,一见到李新正,“啪”给他行了个端正的少先队礼,然后开始大大方方地向眼前的“偶像”介绍自己。

“他临走时,我送给了他两套我的科普书籍。”李新正由衷的欣慰,“后来他妈妈还给我寄来了他经常阅读这些科普书的照片。”

听完“神奇的海洋生物”这一讲座,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的曲寒雪主动报考李新正的研究生,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博连读。

人们固然爱听种子开出花的故事,但播下种子的更多时刻,我们往往谁也不知道它究竟能不能开出花。

即使了解李新正如何走上科普道路,还是不免会问:作为一个科研繁重、面向国际前沿的科学家,为什么坚持开展一场场更贴近群众的科普讲座?

其实,最初开展科普讲座时,李新正受到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

有人说“为了挣钱”,有人说“不务正业”,也有人觉得“大材小用”。

事实上,讲课费远远抵不上路费。

而我国是海洋大国,管辖的海洋面积大约占300万平方公里,但我国却还不是海洋强国,与其他领域相比,海洋科学的研究水平还不高,在科研中只是小学科。

“越是小学科,越需要去宣传,只有通过讲解它的自然规律、运作方式,才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海洋的趣味性和重要性,才会让更多人对它的认识水平提高,从而自觉地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说这话时,李正新神色十分郑重,支撑他做下去的,是一份纯粹的对海洋、对海洋科学的责任感。

用扎实的科研基础滋养科普讲座,在科学家李新正的努力下,一向“阳春白雪”的海洋科研愈发“平易近人”了起来。

李新正在北京进行科普讲座。

谈起未来对这两条道路的规划,李新正说道:“在生态学研究方面,还要再下功夫,加强自己对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对于科普,我想多写科普书籍,这比单纯的讲座受众面会更广,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海洋的真正魅力。”

看,那颗保护海洋、关心海洋的种子洒遍了他走来的一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