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高等学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研究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高等学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面世。
?
《高等学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报告》基于对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状况的现实调查与分析而完成,展现了对科技伦理教育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探索了推进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总体设想和工作方略。
《报告》认为,颠覆性技术的不断涌现引发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在科技伦理治理方面有所作为。中国作为科技后发国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科技伦理治理的任务更加紧迫。而科技伦理治理从源头上来看以教育为基础,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任务紧迫。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着教育结构不够完善、教育对象过于狭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教育场景不够灵活、教育内容不够综合等问题。建立一个系统完备、符合现实需要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成为当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建设,《报告》提出,科技伦理教育的结构具有递进性,既要体现贯穿生命历程的一致性,又要突出不同教育阶段的重点。如,启蒙伦理教育阶段以传授基本科技伦理原则与道德观念为重心。中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科技伦理价值观。通识伦理教育阶段以树立科技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为重心,在本科阶段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科技伦理意识。专业伦理教育阶段以引导学生对科技伦理规范的认识和遵循为重心——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对各学科领域的具体伦理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职业伦理教育阶段以提升学生的职业伦理能力为重心——有志从事科技工作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在具体职业环境场景中作出伦理决策的能力。
同时,科技伦理教育的对象具有开放性,既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也要面向广泛的社会群体,如科研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教师等;科技伦理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要加强独立式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也要发挥嵌入式伦理教育的实践性和拓展性;科技伦理教育的场景具有灵活性,既要注重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也要重视校内校外教育的互相补充;科技伦理教育的内容既要强调对于科技伦理的宏观认识,也要重视对于具体领域伦理问题的理解和实践。
《报告》还提到,要加强科技伦理教材建设,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多主体合作网络;推动科技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多措并举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师资力量;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澎湃新闻从现场了解到,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教育部于2022年3月启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委托清华牵头成立专家组与工作组。此次发布的《报告》是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由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组组编,清华副校长、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组组长杨斌和清华社科学院教授、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组秘书长李正风主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