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江山 来源:中科院之声 发布时间:2024/3/30 8:46:22
选择字号:
童第周逝世45周年丨或许是你知道的第一位生物学家

 

童第周,或许是中国孩子知道的第一位生物学家,他“在路灯下学习”“一定要争气”的故事,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青少年。

童第周不仅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者。今天是童第周逝世45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共同追忆他传奇的一生。

图片
▲童第周(图片来源:学习时报)

幼年时期,童第周就展现出对生物学的极大兴趣,父亲也时常教育他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童第周顺利考入复旦大学,进入了一直渴望的科学领域。1930年,他怀揣着一颗科学救国的赤诚之心,踏上了前往比利时的留学之路。

初到异国他乡,童第周遭遇到诸多困难:语言不通、生活拮据、备受外国人歧视………重重困难没能打倒童第周,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并在日记中发出“中国人不是笨人,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的民族争光”的呐喊。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很快,童第周便遇到了一个证明的机会。当时,童第周所在的实验室正在进行青蛙卵的卵膜剥除手术。由于青蛙卵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难度很大。

这位身材瘦小的中国人,凭借着一双灵巧的双手,沉稳又利落地剥落了青蛙卵膜,震动了欧洲生物界。后来,他又成功剥离了直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海鞘卵子外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赏。

除了精湛的实验技艺,童第周的理论知识也非常扎实,留学期间发表了多篇优秀论文,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就在多家实验室向他抛来橄榄枝时,童第周却决心回国。

“要搞工作,应该回祖国去搞,有成绩为什么要给别的国家?”1934年,童第周放弃了布鲁塞尔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开始实验胚胎学研究。

20世纪40年代,世界大国大张旗鼓地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但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仍是一片空白,童第周心急如焚。1949年青岛解放后,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童第周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筹备会,利用这个机会,他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一道,提议成立中国的海洋研究机构。


图片
▲1964年,童第周(前左二)等在莱阳路28号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5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由童第周、曾呈奎、张玺三人负责,筹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前身),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开始了全面、系统、规模化的发展。

“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这是童第周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当时,童第周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关于头索动物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但由于文昌鱼的卵子难获得且体积小,国际上利用实验方法对此进行研究者屈指可数,童第周便和同事们向这一课题发起挑战。

那段时间,学生们每天清晨来到实验室看到的第一个人永远是童第周;每当夜色深沉,抬头依稀可见童第周端坐在显微镜前的专注身影。

最终,童第周领导的科研小组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列研究成果让童第周成为当时国际上最权威的文昌鱼研究专家之一。

图片
▲童第周在实验室工作(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童第周长期不懈地从事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并开创了异种核移植的先河。1973年,童第周通过鲤鱼和鲫鱼间核移植实验,首次获得了具有繁殖能力且高产的鲤鲫移核鱼,他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到鱼类研究上的科学家,开创了我国克隆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已经到了春暖花开、鱼产卵的季节,我要回去安排工作。”1979年3月,童第周疾病未愈,但心念鱼类科研工作,拒绝了住院治疗的建议。3月30日,童第周因病逝世。

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时,回望童第周不平凡的人生旅程,我们深感他作为一名杰出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他的一生是对“愿效老牛,为国捐躯”崇高信念的最好诠释。

(原标题:“要搞工作,应该回祖国去搞” | 科学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南极两座火山“令人不安”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