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呷拉镇附近发生森林火灾,截至22日,2号火点仍有断续火线较大火点。3月22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2应急救灾型、翼龙-2H人工增雨(雪)、海燕Ⅱ型三型无人机首次成体系三机协同实施应急抢险救灾作业,创新采用“边侦察、边观测、边增雨”方式,为火势扑救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支撑。此次体系化作业尚属国内首次。
任务期间,应急管理部调动翼龙-2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挂载三网通基站进入火场空域执行空中侦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在火场上空构建起公网通信网络,实现移动、电信、联通公网信号覆盖,为救援官兵搭建起长时、稳定的指挥通信平台。中国气象局调派的海燕Ⅱ型无人机针对关键区域实施定点气象条件观测,气象数据实时传输回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综合判定后,翼龙-2H人工增雨(雪)无人机精准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后影响区内普降小雪,为火场扑救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翼龙”三机协同,多场景融合、体系化作战,基于突发自然灾害实际需求,实现广域态势侦察、应急通信保障、实时气象观测和空中增雨灭火相协同,“大应急”和“大气象”首次跨域场景突破,这是国内大型中空无人机在突发场景的首次体系化创新应用,为健全多部门协同指挥、高效联动的现代化应急保障提供了实战范例,也为自然灾害救助提供了全新的系统解决方案。
3月22日,翼龙-2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四赴雅江任务区执行火场空中侦察、通信保
障任务。航空工业供图
3月22日,海燕Ⅱ型无人机赴雅江任务区执行机动观测作业。航空工业供图
3月22日,翼龙-2H人工增雨(雪)无人机赴雅江任务区执行人工增雨作业。航空工业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