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发布时间:2024/2/20 12:07:18
选择字号:
迄今最大规模亚洲人群全乳腺癌多维组学图谱问世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江一舟团队,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黄薇团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石乐明/郑媛婷团队协同攻关,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亚洲人群全乳腺癌多维组学图谱,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癌症》。

在前期研究中,邵志敏、江一舟团队等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对乳腺癌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以及医学影像和病理图像等不同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部分揭示了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靶点,将乳腺癌“分型精准”的治疗策略不断升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展了多组学、多维度的项目研究,以通过不同组学、多维度的信息协同,实现“1+1大于2”的“立体式”效果。

研究发现,相比于西方人群,中国乳腺癌患者群体具有更高频率的AKT1突变,且HER2富集亚型比例更高。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结果表明,HER2基因(ERBB2)在中国患者的癌症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与既往临床研究结果相吻合,证实了多组学整合策略的价值。

进一步地,研究人员系统性描绘了乳腺癌各亚型的代谢特点,通过整合代谢组和蛋白组信息,发现基底样亚型乳腺癌脂质过氧化水平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量更高,从而提出在这类肿瘤中靶向铁死亡的治疗新策略。此外,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发现一群以免疫细胞富集为特征的患者,扩展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

为实现精准的患者风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研究人员基于前期的数据库搭建和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风险分层模型。TMPIC模型融合了转录组(T)、代谢组(M)、数字病理(P)特征、免疫组化分型(I)及临床分期(C),较临床常用指标能更好地预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为乳腺癌患者的精准分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4-00725-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