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24 17:22:42
选择字号:
这群清华学生,想办中国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不久前,作为“探臻科技评论社”(以下简称探臻)社长,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生刘宇站到了该校蒙民伟音乐厅的舞台中央。

这里是“青年创新未来·2024探臻青年科技论坛”现场。充满科技感的舞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国41所高校的800余名师生代表,其中不乏两院院士等科技“大咖”。他们刚刚观看了刘宇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子共同发布的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其中包括超材料与超表面技术、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跨物种器官移植、量子芯片……

很多人不会想到,如此高端的科技论坛,其发起者只是一群普通的清华学生。他们都是探臻的成员。而这个成立仅几年的学生社团,不仅组织全国性科技论坛、发布科技榜单,还在持续出版一份名为《探臻科技评论》的科技类杂志。

此外,他们还建立起拥有20余位两院院士的学术顾问委员会;此次论坛上,他们编写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第2辑)正式发布。去年,《下一代创新技术》(第1辑)发布后,成为全国首套高校研究生自主编辑并出版的系列科技读物。

办一本科技刊物怎么样

“所谓‘探臻’,取‘探微入理,臻于至善’之意,明‘探万物之微,达至臻之境’之志。”刘宇说。

这个名字是在探臻成立之初就确定的。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有一个传统,会不定期组织一些‘微沙龙’,地点多在学校的咖啡馆里。”据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该校车辆学院博士生魏一凡回忆,这项活动“相当于给同学们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活动持续多年,学生们也很喜欢,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交流完就完,什么成果都没有。”魏一凡说,而当他们发觉参与交流的同学来自清华各专业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出现在了脑海中——我们办一本科技刊物怎么样?

这本刊物便是后来的《探臻科技评论》。

2020年5月21日,一篇名为《科技新“姿势”,由你定义》的招聘文章出现在清华校内媒体上,第一期《探臻科技评论》编辑部的组队以及约稿和编辑工作由此展开。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直博生程泽堃曾担任探臻社长和《探臻科技评论》总编辑。在他看来,所谓“科技评论”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

“科技评论一方面要指向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因此前瞻性、创新性、深刻性是一本合格的科技评论杂志必备的品质;另一方面,它还要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转译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在报道科技的同时,开展批判性分析、提出独到见解、激发更广泛人群的对话。”

完成这样一份刊物的编辑工作,对于一群学生来说显然不是一件易事,即便是清华的博士生。

“最初,我们主要依托‘微沙龙’平台,辅之以向校内老师约稿。”程泽堃说,这一模式相对固定后,他们便开始探索按不同学科组建编辑团队。

“组建编辑团队的同时,我们建立了相关学科的社群,比如人工智能社群、未来健康社群等。”程泽堃说,加入社群的同学可以通过社群平台随时交流学术问题,其中善于表达专业意见,又具有一定学术功底的学生,则会被吸纳进探臻的编辑团队。

至2022年,探臻的编辑团队已经逐渐成熟,相关学科的社群也已经成立了12个。

于是,一个新的想法出现了。

那时,探臻已经基本可以做到每学期刊印5期专题特刊,发布200余篇原创科技观点类文章。“既然我们有这么多文章资源,也有很多在不同领域有一定认知的同学,为什么不能发布一份学生心目中能变革未来的十大科技榜单呢?”程泽堃说。

2022年底,清华“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正式发布。依托于此,力求连接产学研三界的首届“青年创新动力·2022探臻青年科技论坛”在清华园开幕。

一年后,由探臻成员自主撰写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第1辑),在“青年变革力量·2023探臻青年科技论坛”上正式发布。

从办杂志到发榜单,从组建社群到主办论坛,短短几年间,探臻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惊人。作为一个纯学生社团,它是如何做到的?

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在成立探臻之初,对于自己的未来,这群清华学生便已有了一个完整的规划。

“探臻成立后的第一年,我们处于一个摸索、讨论的阶段。这场持续一年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份《‘探臻2035’科技社群建设计划》。”刘宇说,该计划以助力社员自发地、主动地关注并讨论科技热点,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为主要目标,依托探臻现有运营体系及平台资源,为社员提供自主获取前沿资讯的平台。

事实上,此后探臻所走的每一步几乎都以这份计划为“蓝图”。“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努力,办出一份我们自己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刘宇说。

刘宇口中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于1899年,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会负责出版。如今,它已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商业类媒体之一,在新兴科技内容领域有巨大影响力。

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作为奋斗目标的并不止刘宇一人,它几乎是所有探臻成员的一个梦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照抄“麻省模式”。正如曾担任探臻社长的清华环境学院博士生王智慧所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探臻而言是一个有益参照,但蹚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是探臻的最终目标”。

不过,这条路又该怎么“蹚”呢?

“以干带学”便是探臻成立初期摸索出来的独特模式——每次活动的每个环节,他们都会安排至少一位有兴趣参与科创管理的学生参与其中。若干轮迭代后,一支多经验、高素质、强执行的工作队伍已然初具雏形。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掌握信息挖掘、资源联络、技术研究、事务处理、期刊编辑、视觉设计、活动组织等技能的全流程人才,这就为探臻此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一凡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色彩满满的评论社,探臻的前任副社长鲜逸峰却是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博士生。而像他一样来自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的人文社科类学生,在探臻并不是少数。他们全面参与科技资讯追踪、刊物出版、社群运营、媒体宣传、网站及小程序开发设计等工作。

“这说明在实干之下,文科生搞科技也能搞得风生水起。”鲜逸峰说,当文科生的细腻、理科生的严谨、工科生的务实、医学生的耐心和艺术生的创意相遇,就形成了探臻的“跨界合伙”模式。

对此,负责对探臻进行工作指导的该校研究生团委书记胡明远表示,相比于已有百年历史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探臻科技评论》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过,今年我们已经迈出了从清华走向全国的第一步。期盼在‘探臻青年’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早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编辑部的工作“非常艰难”

胡明远所说的“从清华走向全国的第一步”,是指不久前发布的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首次面向清华以外的高校青年进行评选征集。

这一改变是在榜单的筹备阶段由探臻成员主动提出的,希望以此吸引更多青年人关注前沿科技变化的热点话题。这项工作包括从各高校学生的联络、评选信息的发布到最终的汇总梳理等环节,有太多复杂、烦琐的工作任务。然而,在所有学生的努力下,最终有国内70所高校的2.6万余名青年学子参与其中。这些“意外之喜”的背后,无不浸透着这些学生们的默默付出。

该校化工系博士生、《探臻科技评论》总编辑刘钰曾用“非常艰难”形容编写《下一代创新技术》(第1辑)时的感受。

正如前文所说,该杂志是国内唯一一本由高校学生编辑出版、有正式刊号的科技读物,这意味着该刊物要经历严格的三审三校。从图片版权授权,到联系作者转让著作权,再到整本杂志的组稿、编辑和排版,每个步骤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

“其间,我们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稿件、联系作者绘制模型图、核查侵权问题与图片引用……”刘钰说,编辑部的工作经常需要大家对各类规范和标准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持续了近两个月,杂志的出版才渐渐走上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有自己的编辑团队,探臻还组建了其他几个团队,比如采编团队、活动团队、外联团队等。但在社团每次纳新时,新成员最希望去的还是编辑部。这曾让长期负责编辑部工作的刘钰大为不解,毕竟清华学生以工科见长,而工科生往往“不善言辞”,更何况编辑部也是几个部门中工作压力相对更大的部门。

慢慢地,刘钰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一群“有情怀”的人

探臻有一笔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都不具备的宝贵“财富”,那就是拥有20余位院士的“豪华版”学术顾问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其实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清华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而无论是出版杂志、评选榜单还是编写书籍,探臻成员都需要专业指导和把关审核。因此,不同领域的编辑团队都会主动邀请一位该领域的院士作为顾问。随着受邀成为顾问的院士越来越多,学术顾问委员会就这样成立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邀请顾问委员会的院士接受访谈、作报告时,有些院士会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他们一般不接受这样的邀请,但仅仅因为我们是探臻的学生,他们很愿意帮助我们。”

刘宇觉得,这句话正体现出探臻的与众不同。

“我们的成员中,很少有人是为了混资历、充实简历等目的而加入的,大部分人来到这里,仅仅是觉得做这件事特别有意义。”他说,“往大里说,这是为清华培养科技人才;往小里说,我们想让更多学生有一份比较有意思的科普读物。”

刘宇的这个论断是有证据的。

由于每期的《探臻科技评论》需要大量约稿,而科技类期刊稿件的需求又与普通科技论文有很大不同,这就使得稿件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问题频发——稿件格式不规范、图片来源不明、图片模糊……

面对约稿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们自发编写了一份极为详细的约稿指南,小到字体字号有何规定,大到某些句式如何修改,都做了明确说明。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某个专业的编辑部门并不足为奇,毕竟那里的人员要在部门长期工作。“但我们只是一群学生,很多同学只在探臻待一年甚至一个学期。在繁忙的学业以及编辑工作的间隙,他们还能这样做,就已经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了。”刘宇觉得,“有情怀”是探臻成员们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份情怀,让学生们纷纷选择压力更大的编辑部,不计代价地辛苦“加班”,为学弟、学妹们积累各种经验。

在国内高校,有着类似情怀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但类似于探臻这样的平台又有多少呢?

“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兴趣社团,探臻的工作与前沿科技密切相关,同学们在参与探臻活动的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研究视野。这很好地契合了研究生的科研需求。”胡明远说。作为探臻一员,看到一本本自己编撰的刊物送到同学们手中,看到自己邀请的科学大家在讲台上演讲,这种自豪感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是难以言喻的,也会更加激发学生从事科研事业的情怀与决心。

“这才是探臻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最宝贵的地方。”他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