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北京交响乐团2024年重点创作项目——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科学与艺术大楼首演,演出由北京交响乐团、国科大、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员会共同主办。
?
?
?
?
?
演出现场 国科大供图
?
演出由青年作曲家郑阳作曲,青年指挥家金郁矿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奏,携手青年歌唱家张文沁、汤启婧、王博以及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宋洋,从生物科学、航天科技、量子力学等前沿科技中获取创作灵感,并将电子音乐、声学科技人工智能、视听实时交互等元素和手段融入音乐创作,展示出艺术与科技的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盛宴。
《交响编码》科技交响乐组曲由《万物生长》《微观世界》《太空探秘》《时空隧道》《量子节拍》和《逐梦追光》六大乐章组成。这不仅是一部交响乐作品,更是一次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全新探索,从自然之美到宇宙之浩瀚、从微观世界的精妙到宏观维度的广袤、展现音乐创作和科技创新碰撞出的无限可能。本次演出集合了声、光、电、人工智能及演奏、演唱领域专家共同参与,携手呈现一场音乐与科技的深度交融,其展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同时,以期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激发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这是国科大科学与艺术大楼投入使用以来,首次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首演地点定于科学与艺术大楼这座国科大的新地标,不仅与创作理念相得益彰,也是国科大深入落实“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战略,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生动体现。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董未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艺术。他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音乐创作。比如,从AI作曲到智能编曲,再到实时交互式音乐生成,现在AI已经成了音乐创作的“新引擎”。在他看来,科学和艺术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彼此启发的。“如果说科学是探索真理的工具,那么艺术就是表达美的载体,它们共同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如今,我们用科技谱写音乐,用艺术诠释科学,这正是科学与艺术携手共进的最好体现。”
近年来,国科大聚焦探索新形势下科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新思路,全面实施美育浸润,巩固学校美育成果。吸引高端艺术团体进校展演、组织开展《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师生作品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书画展、校园戏剧文化节和丝绸之路服饰艺术展演等系列美育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发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