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8 20:58:08
选择字号:
复旦回应“全球最严AI新规”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江庆龄

近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范。

作为国内高校首个专门针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规定》的发布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政策空白。其中,《规定》提出的“六个禁止”引发广泛关注,被冠以“全球最严AI新规”。

围绕这一《规定》带来的关注,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大家更多关注到‘六个禁止’,好像觉得就是不准干这个事儿,但我们前面还有若干允许。”更重要的是,“《规定》目前只是试行,还可以不断升级迭代”。

在前述负责人看来,学生把这些AI工具用到论文写作过程中来,前提要遵守一定的框架,这不意味着简单的禁止。“我们实际上是考虑在一定范围之内,把AI作为一个工具,引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这是我们的本意,而不是像所谓‘全球最严禁止令’。”

近年来,AI技术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为教学和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不当使用AI工具也可能引发伪造数据、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诚信构成挑战。因此,如何界定使用AI工具的边界显示尤为重要。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定》的一大创新点,就是细化了AI工具的使用边界,在有限的范围之内鼓励、允许学生来使用AI工具。“比如说在文献检索方面,AI可能会更好地提高效率。《规定》里也提到,允许使用AI来进行辅助的图表制作,但前提是不能改变数据的原创性。”

引发广泛关注的“六个禁止”具体包括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以及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6项内容。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的这些政策制定跟本科学段毕业论文希望去考察的这些能力直接关联等。他以“翻译”举例:“比如说这个学位论文里需要考察翻译能力。如果直接用AI来翻译来替代,考察点就不存在了。”

他指出:“写作、表达能力是本科毕业论文与设计里非常核心的考察内容,各学科专业相关文件当中也都体现了这些能力要求。在有些学科专业中,本科毕业论文对写作是有更高要求的,就是要考核高水平写作能力。当然,我们不反对在平日的写作练习中,借助AI技术来提升相关能力;但在明确学生能力考察的环节中使用AI需要有边界。”

“六个禁止”中针对论文评审也作出了规定:“答辩或校内论文检查时,禁止答辩委员、评审专家使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使用AI工具总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内容,生成评审意见等。”

有人提出,很多中小学老师批改作业都用到AI工具,为何禁止大学老师在评价论文时使用AI工具呢?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小学生作业很多时候有“对或者错”这种边界,而大学的毕业论文没有这样的边界。他进一步表示,“毕业论文最重要的一定是它的创新点。这些完全依赖于现在的AI工具来判断,并不现实。我觉得至少现在这个阶段的生成式AI大模型,还不具备判断创新点的功能,放开是不合适的。”

那么,复旦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论文中应当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

上述负责人也给出了建议:“我们现在一方面希望学生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像文献检索整理,数据的处理等,都允许使用AI;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来学习、使用一些AI的工具,而且我们通过讲座、课程、培训,让学生学习使用这个工具。”

他指出,身处AI时代,必须要学会使用AI工具,但是一定要厘清边界。涉及到原创性、创新性的,以及学科重点考察的重点内容,学生应当学会独立思考。

相关阅读:

6个禁止!复旦出台全球最严AI新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