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6 12:22:56
选择字号:
北大4位教授获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

 

近日

202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

获奖名单揭晓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

计算机学院王鹤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陈虎

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连宙辉

四位教授荣获该奖

他们扎根专业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创新药物研发、产学研并行
为治疗人类重大疾病提供重要支持
开创具身智能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
实现通用性、拓展应用潜力
利用“口腔数智仿真修复”技术
实现数字化义齿修复
研发“中文字体智能化设计与生成系统”
提高中文字体开发效率
从生命健康到智能机器人
从口腔修复到中文字库开发
一项项引领前沿的科研成果经产业化转化
为我们带来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福祉

#致力创新药物研发#
他为人类重大疾病开辟治愈新途径

针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器官纤维化等人类重大疾病,他带领北大科研团队在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转化方向作出突出成绩。


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协同助力创新药物开发,为人类疾病生物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提供关键支持。

202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教授在多种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领域作出重大科研进展及成果,他的获奖成果为“多个一类新药开发与科研转化”。

雷晓光教授及其带领的北大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究人类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后继转化医学与新药开发,在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转化方向做出了多项突出成绩,目前已开发四类“first-in-class”的候选药物,应用于系统性炎症、纤维化疾病、肝胆疾病等多种疾病治疗中。目前,他的课题组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制药企业开展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共同推进针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菌感染、器官纤维化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发。
代表性新药开发成果
01 其科研团队与瑞士罗氏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的针对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超级细菌”)感染的新一代抗生素候选药物已获得多个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目前正在做临床申报;如经批准上市,该药物不仅能克服目前临床上难以解决的细菌耐药问题,也能产生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02 针对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他的团队与生 科院吴虹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靶向转录因子的,具有高成药性的小分子抑制剂,有望成为用于治疗相关纤维化疾病的“first-in-class”候选药物。
03 近期,雷晓光教授团队还在肝胆疾病的新药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针对具有严重瘙痒副作用的临床治疗药物奥贝胆酸开展了药物化学改造,获得了全新的候选药物分子,并证明其在保持治疗活性的同时不再激活痒受体,从而不会产生瘙痒副作用。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该团队也正在积极地推进相关创新药物开发。

#具身智能赋能人形机器人#
他为机器人注入灵魂

“除了服务千行百业外,我们的最终愿景是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家庭环境中,服务千家万户。”在具身智能的道路上坚持深耕,他以人工智能赋予机器人灵魂。他的研究大大提升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具身智能是指一种依托物理身体能够通过感知、决策、行动与环境进行交互的能力,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具身智能技术的转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语言交流、导航、灵巧操作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更自然地与人类协作并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从而在多个领域拓展应用潜力,积极应对我国面临的老龄化、少子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重大社会挑战。


202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鹤秉持着让人形机器人服务于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信念,长期致力于具身智能探索和技术转化。他的获奖成果为“具身智能技术”。

王鹤主要聚焦于具身智能这一前沿领域,在材料无关的抓取、可泛化的物体操作、3D寻物导航和灵巧手数据集等方面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银河起航,通用无疆”是他给银河通用机器人G1的宣传语,他也在这片尚待开垦的无疆田野里敢为人先、开拓边界,在全球产业之战中勇攀高峰。获取足够多的数据是具身智能发展的难点,经过基于本土情况的思考和落地场景的商业化考量,他选择all in “Sim2Real(从仿真到真机的迁移)”,即主要依靠合成仿真数据,突破了特斯拉、Google都选择用“遥操”采集数据的先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目前,银河通用已推出全球首例可以线下真机展示泛化干活技能的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据银河通用透露,Galbot目前在国际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成功率在95%以上抓取随机堆放、从未见过的透明、高光等物体,甚至已进一步掌握类似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泛化操作技能。针对商业领域无人值守以及工厂、车厂的应用场景,银河通用也已经与美团、奔驰、极氪等头部企业合作。王鹤的具身智能技术成果将深刻影响多个领域,为我国社会的劳动力短缺等未来挑战提出新的方案。

#口腔数智修复技术突破#
他助口腔患者重拾健康美丽笑容

聚焦牙齿缺损缺失患者的修复困境,他研发出一系列口腔数智修复创新技术,推动口腔医疗迈向精准高效新时代。

  ?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提升的背景下,高精、高效牙齿修复需求激增。口腔数智仿生技术是突破传统牙齿修复的重要技术,包含扫描、设计、制造、材料等重要环节,更是我国相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极度匮乏的“卡脖子”领域。


202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获奖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虎响应“健康中国、健康口腔”的号召,专注精智仿生自主创新研发,为牙齿缺损缺失患者造福。他的获奖成果为“口腔数字化精准仿生修复技术与材料研发”。


陈虎很早就关注到口腔数字仿生领域。他所在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团队率先深入探究牙颌三维模型数字化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包括“大跨度牙颌无中断高精高效扫描系统、功能易适数字化全口义齿、可摘局部义齿人工智能设计制造系统、前牙美学仿生修复陶瓷材料”等在内的多项先进口腔修复技术。这些技术可实现义齿修复过程的高效精准运作,达成患者佩戴后的个性化功能美学完美匹配。团队历经10余年攻坚,原创“口腔数智仿真修复”核心技术体系,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主要发明人的身份获得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完成多项技术转化。这些技术在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的同时,也实现了进口替代,推动中国自主高端产品在全球牙科市场实现“零”的突破。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并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应用量超过3000万例。这些成果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项荣誉,不仅显著提升了中国牙齿修复的技术水平,也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医疗体验。陈虎及其团队以创新发展践行社会责任,未来将继续引领口腔数智修复技术全面升级,推动口腔医疗迈向新辉煌。
#AIGC赋能中文字体自动生成#
他让规模化制作中文字库成为可能
实现汉字字形高效建模与自动生成,解决“海量汉字字体如何进入计算机”的难题,他为汉字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发展与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

文字对人类的文明传承与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与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人们对于特殊订制、个人手写、艺术特效等风格字体的需求愈加强烈。如何“高效制作海量字体风格的计算机中文字库以满足庞大应用需求”成为了亟待解决但极具挑战的任务。


2024年度“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获奖者、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连宙辉副教授十余年来聚焦于面向文字应用的图形图像生成理论和技术研究,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他的获奖成果为“中文字库自动生成技术及系统”。


连宙辉致力于实现汉字字形的高效建模与自动生成,带领团队与合作伙伴研发“中文字体智能化辅助设计与自动生成技术及系统”,在多项关键技术中取得重要突破,显著提升各类中文字体开发效率、降低中文字库制作成本。这使得大规模制作各种书写与设计风格的高质量中文字库成为可能。研究成果以技术转让方式应用于方正手迹、方正电子、华为、金山WPS等企业,相关中文字体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人手机电脑、出版印刷、广告设计、媒体宣传等领域,相关技术和系统还应用于北京冬奥官方字体设计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字库工程”。连宙辉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荣获2023年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励,为汉字在信息时代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提高社会效益提供重要动力。
北京大学-中国光谷奖学金

2022年,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中国光谷奖学金”,分为“学生奖学金”和“成果转化奖”。其中,“北京大学-中国光谷成果转化奖”的设立,是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产学研工作,鼓励教职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奖励北京大学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在职科研人员。

将高精尖科研成果转化为

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生产力

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

也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赓续科研薪火,创新前沿技术

北大将持之以恒推动科技成果

产业化应用与价值转化

鼓励科研人员砥砺创新、提高成果转化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