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4 13:44:27
选择字号:
王莹:在干细胞研究中走出一条新路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莹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前体检发现心脏有问题,王莹现在或许会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她从小就爱读各种医书、病历,治病救人的理想也早早在心中埋下种子。

在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她也试过尝试其他领域,但终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将她拉回了科研工作。

说起每一段过往,王莹都眼含笑意。“我从来不怕自己走弯路,发现不合适自己,及时跳出来就好了。”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她能够以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如今,作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的首席科学家,王莹正领导着一个由10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他们以代谢物、免疫、组织干细胞为切入点,致力于揭示发育与代谢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治疗策略而努力。

王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不走寻常路的科学家

王莹的科研生涯起于一场意外。

本科学习检验科的她,原计划在毕业后前往陕西工作,结果阴差阳错地考了研,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免疫专业的一名学生。

王莹在硕士和博士6年时间中,共发表了5篇第一作者的SCI学术论文,并入选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然而,世界那么大,王莹想看看科研之外的生活。博士毕业后,她前往德国明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在德国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中,她得以在工作之余沉下心思考未来的去向。

2011年回国后,王莹从事了一段时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她确实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看到出色的专利,也会打心底里开心。但更多时候,眼前的材料幻化为一个个未知的科学问题,吸引着她去解答。

体验了两个月之后,王莹还是决定遵从内心,“裸辞”然后找工作。凭着出色的背景,她顺利获得了多个工作机会。

犹豫之际,王莹遇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健康所,现合并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时玉舫。

当时,干细胞研究正是一大热门领域,学界普遍关注干细胞的分化命运对机体的影响,而时玉舫则好奇干细胞所处的环境如何影响了疾病发生。

王莹对此很感兴趣,很快加入了时玉舫组建的大团队,将研究方向转为慢性疾病微环境的功能与调控,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我们的研究可以理解为‘南橘北枳’。”王莹解释道,“干细胞就是种子,它们所处的微环境则是土壤和气候条件,当环境出现问题时,再好的种子也结不出好的果实。”

2014年,应《自然—免疫学》邀请,时玉舫同王莹合作完成了一篇综述,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可塑性的概念和其介导炎症性疾病治疗的“细胞赋能(cell empowerment)”新模式。

如今,这篇综述的引用次数已超过1000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环境对干细胞发挥免疫调控功能起着重要影响。王莹带领着团队,仍在不断挖掘并解答其中的真问题,并与合作者一起,期待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诊疗手段,让更多患者受益。

不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

无论是过去的健康所还是如今的营养与健康所,都可谓一片沃土。

2011年以来,围绕组织器官发育与再生修复过程中微环境信息的解码与重构,王莹带领团队屡获突破,先后揭示了免疫细胞亚群命运与功能预编程的分子基础与机制、脂质代谢物如何调控脂肪干细胞分化、油酸对毛囊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

团队的多年深耕,逐渐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干细胞微环境开始被一些免疫治疗方法纳入考虑中。

在王莹看来,这些成果既根植于前人智慧积淀,也得益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的勇气。

几年前,王莹团队发现在低氧条件下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其分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结合以往研究,他们起初判断IGF-2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进而影响了下游的疾病治疗。验证时,他们却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在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中,IGF-2疗效显著。但是在体外的巨噬细胞系中,无论怎么调整实验参数,都无法得到同样的结果。

半年后,当学生又一次向王莹报告实验无法重复时,她突发奇想,建议将小鼠体内的巨噬细胞都清除后再做个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小鼠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恢复的效果,比先前更好。

王莹马上意识到,IGF-2可能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而非成熟的巨噬细胞。顺着这个思路更换体外实验的细胞系后,结果马上重复出来了。2019年,这项研究论文发表于《细胞代谢》,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有效的分子靶点。

“科研需要靠数据说话,结果不符合预期的时候也无需焦虑,因为新的发现可能就蕴藏在其中。”王莹如是说。

不拘一格的培养方式

对王莹而言,科研的乐趣在于瓶颈被攻克,更在于团队中每一个人更好的发展。

从学生时代开始,王莹就有些“强迫症”,今天做完了实验,把结果分析整理好了才能睡觉,当天列下的工作计划,决不拖到明天去做。

但她从不认为这样的模式适合所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风格,导师能做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解决方案。”王莹强调。

对于主动向王莹求助的学生,她就帮忙查文献、分析思路、考虑可能的平台和技术;对于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她就尊重他们需要独处的心情,不过度干预。

“但是我特别不喜欢学生否定自己,把实验失败归结为是自己太笨了。”王莹说道,“在科研中遇到挫折非常正常,我希望能够用每个人觉得舒服的方式,帮助他们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动力。”

在王莹的言传身教下,实验室的氛围非常融洽。过去的十几年间,课题组培育出多名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为干细胞与免疫领域的增添了一股新生力量。这些年轻人身上有着一些共性,他们既能“挑大梁”,独立解决问题,又具团队精神,善于沟通表达。这也正是王莹所看重的能力,因为“不管将来会不会继续从事科研,对他们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