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11 20:28:29
选择字号:
碳酸盐岩结核内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保存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耿安松团队的博士后方新焰在副研究员吴亮亮的指导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华南下寒武统海相页岩中碳酸盐岩结核内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保存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有机地球化学》(Organic Geochemistry)。

华南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中碳酸盐岩结核的形成模式图。研究团队供图

  ?

研究人员经过大量野外调查及采样工作,在四川广元和云南曲靖两处具有相似沉积相的下寒武统露头剖面中,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碳酸盐岩结核样本来开展工作。通过分析两个结核内部不同区带及其相邻围岩中的游离态、碳酸盐包裹态和干酪根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矿物与有机质的显微空间分布关系、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等地球化学信息,尝试揭示古老高演化烃源岩中碳酸盐岩结核内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保存机制。

详细的无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两个碳酸盐岩结核主要形成于同生-早成岩阶段。此外,结核内部缺乏明显的环带状特征、外壳处变弱的微生物蚀变作用、碳酸盐胶结物中广泛存在的早期形成的细粒碳酸盐自形晶体以及黄铁矿环带的存在均表明这两个碳酸盐结核的形成属于透入式生长模式。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两个结核及其围岩中的碳酸盐包裹烃的萜藿烷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十分相似。此外,结核内包裹烃的总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与围岩中有机质十分接近,且两者的碎屑矿物组成及比例也大致相同。这些均表明结核中有机质与围岩同源,是其在形成时从围岩中捕获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结核内部与围岩中的游离态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结核外壳处指示真核生物来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显著高于结核内部和围岩。此外结核外壳中某些生源参数比值(C23t/C30H和甾/藿比值)也显著高于结核内部和围岩。由于高的C23t/C30H和甾/藿比值往往与真核生物贡献有关,而低比值则很可能是微生物改造所致,上述现象均表明结核内部受成岩微生物改造强烈,而外壳处有机质的改造则相对较弱。这与碳酸盐结核的透入式生长模式也十分吻合。

两个具有黄铁矿环带的灰岩结核基础情况。研究团队供图

  ?

研究人员利用催化加氢热解技术从结核内不溶有机质中提取的键合烃中并未检出生物标志化合物,但在其围岩中却发现了少量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通常,干酪根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浅层甲烷生成带之上的沉积期,这与碳酸盐结核的形成为同一时期。此外,黏土矿物与有机质之间的吸附作用被认为是促进沉积环境中有机质保存及干酪根形成的关键机制。这就意味着结核内部的生物标志物前驱物由于受碳酸盐胶结物的包裹且缺乏黏土矿物,难以发生像围岩中的有机质缩合反应从而形成粘土有机质复合体(干酪根大分子)。最终导致结核中不溶有机质缺乏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上述推测仍需后续深入的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碳酸盐岩结核中的游离及矿物包裹态有机质与围岩有机质同源,同时结核的致密壳体有效地抵御了热蚀变(结核核心和过渡带)、生物蚀变(结核外壳)以及运移烃污染等的影响。因此,结核中的游离及矿物包裹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效地继承了母岩的生源信息,基于碳酸盐岩结核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在探究前寒武纪-寒武纪关键转折时期的古海洋环境、古生物演化以及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orggeochem.2024.10487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