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4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2024年,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依然保持第1位,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江苏、北京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3位,浙江和上海分别排名第4位和第5位,前5位排名与去年保持一致。排名前10名的地区还有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和陕西。
?
柳卸林教授致辞。(主办方供图)
从排名变化情况看,2024年排名上升的地区有8个,分别是江苏、陕西、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和新疆。其中,天津排名上升6位,创新转型效果明显;辽宁和山西均上升5位,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和转型效果明显;内蒙古和新疆分别上升4位和3位,成为西部创新转型的典型。2024年排名下降的地区有13个,分别为:青海、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海南、吉林、黑龙江、北京等。
从领先地区的增长来看,2024年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和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40分以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安徽、湖北和湖南的得分在30分以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从创新能力相对得分的动态变化来看,广东在经历高速发展后,领先优势开始放缓,其他领先省份大多呈现追赶态势。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进步较为明显,北京则呈下降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高太山指出,“领先地区排名有所变化,江苏排名提升1位,且整体分数较高。上海受当年疫情影响,分数有所下滑。各区域排名具有梯队性,前10名呈现出3+3+3+1的特点,其中,广东、江苏和北京的分数在50分以上,浙江、上海和山东的分数在40分以上,安徽、湖北和湖南的分数在30分以上。领先地区的集聚和区域带动性更强。广东、江苏、北京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火车头”地位更加突出。”
三大国际科创中心领先优势持续扩大,部分指标占比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占比34.85%。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北京占比7.74%,上海占比5.92%,广东占比18.35%,其余区域占比67.99%。
在区域差异上,2024年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持续扩大,区域变化由东高西地转变为南高北低。在重点地区领域协同上,2012年以前京津冀趋向协同,之后协同度降低;长三角整体协同度不断提升;东三省协同度较高,但属于低水平协同。
财政支出是支撑原始创新的重要保障。2022年各地财政科技支出差距大,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南、四川、江苏、湖南和河北总体占全国80%以上。广东省排名仍保持第1位,广西、海南等地区排名均有所上升,天津、黑龙江、吉林等地区财政科技支出下降明显。
最后,课题报告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柳卸林总结道,“从全国层面看,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领先优势更加突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打破了省际行政区划,成为区域创新领头羊,特别是前10名地区主要城市,与3+3的创新格局高度吻合。中西部地区与东部领先地区分层明显,趋同性更强从全球范围看,各地都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已连续发布25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