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雷苑团队联合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旭红、杨有军团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潇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光触发的创新青光眼治疗方法,能够同时释放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为青光眼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10月18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高眼压和氧化应激是其关键病理机制。由于耐药性等问题,现有药物的疗效较为有限,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减轻机械损伤和氧化应激的新型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提出了“气体华尔兹”疗法,利用NO与CO两种内源性气体的协同作用,分别通过扩张小梁网/Schlemm管与抗氧化的方式,达到缓解青光眼的效果。
“气体华尔兹”疗法。图片来源于《美国化学会志》
为实现NO和CO的光触发级联释放,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CND570。CND570在可见光照射下展现出优异的共定位释放机制,能够同步释放NO和CO。封装后,CND570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生物相容性,还具备出色的角膜穿透能力。为确保气体剂量的精准调节,研究人员利用罗丹明染料的明亮荧光进行自校准,实时监控释放情况。
研究团队表示,靶向递送的NO/CO直接作用于眼内压调控组织,显著上调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表达,促进了房水的流出,并在青光眼小鼠模型中有效降低了眼压。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气体疗法,“气体华尔兹”疗法在稳定性与疗效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未来青光眼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4c1045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