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0/7 16:52:06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关中平原气溶胶新粒子形成影响因素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理化过程及环境效应团队于2020年夏季在关中平原华山地区和西安市区开展了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揭示关中平原近地表和自由对流层气溶胶新粒子形成的重要差异及影响因素,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大气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是由气态污染物最初形成颗粒物的初始过程,它是大气中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大气新粒子生成和随后的生长过程是环境空气污染的关键贡献因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国内外对大气新粒子生成和生长的影响机制仍存在明显不足。关中平原一直是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是目前对关中区域大气新粒子生成的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此,研究团队同时观测了华山山顶和西安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和NPF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显示西安市和华山的总颗粒物数浓度日变化存在差异,表明影响因子存在差异。西安市在不同时间尺度和气象条件下的粒径分布存在差异,而华山的变化不大。华山的这种稳定性归因于其更清洁的背景大气和从自由对流层大气更大粒径的老化颗粒的稳定流入。在这两个地区,几何平均直径与颗粒数浓度成反比,表明颗粒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产生了更小的颗粒。研究发现城市站和高山站之间NPF事件的潜在控制因素有所不同。在城市地区,强烈的局地固定和移动排放源促进了新形成的纳米颗粒生长,臭氧氧化的可冷凝蒸汽是关键前体物。而在高山地区,NPF过程受远距离传输人为前体物和局地排放生物源有机物的共同影响。研究对关中地区新粒子形成发生发展的潜在因素及化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认识。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66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4年度十佳博文由你决定 “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新研究揭示光学湍流特性 美国黄石火山活动可能向东北方向转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