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中国科学家,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为世界生物学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一台老柜子与高科技的实验场景显得格格不入。正是这个老物件记录了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的激动瞬间。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这个柜子其实是特别有纪念意义的。当时胰岛素合成出来也要测定功能,它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是会有一个惊厥反应的,因为它血糖很快降低,小鼠马上就会有反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显示出合成的胰岛素是具备功能的。
1965年9月17日,随着这台柜子里的小白鼠发生惊厥反应,实验室也沸腾了起来。历时近7年的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研究工作终于获得成功。
1958年夏天,时任中国科学院生化所所长王应睐,带领团队确定了一个大胆的研究方向——合成一个蛋白质。
在那个年代,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成功合成过蛋白质。当时,生化所选定胰岛素作为合成对象,但找不到有相关经验的科研人员,仪器设备几乎完全空白,就连合成胰岛素所需的原料——氨基酸,也非常匮乏。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戚正武:那时候搞胰岛素不简单的,什么都没有。合成胰岛素都要氨基酸,没有氨基酸,氨基酸要自己生产。
北京大学研究员陆德培:当时是1克氨基酸150块,比黄金还贵。就是想从丝绵里提取的,所以我在上海买了一点丝绵头,就是工厂的下脚料。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朱尚权:设备的的确确不能跟现在比,氨基酸合成这部分我们自己做工作,做钠氨。买了做氨气的钢瓶,放在草地上自己放,一放整个房间都是氨气的味道,当然有毒。
没有氨基酸,就自己动手研究生产。1958年底东风生化试剂厂组建完成,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生产氨基酸的工厂,次年1月,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正式启动。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天然胰岛素的二硫键被拆开、重新组合后,无法重现生物活性。
科研人员反复实验了600多次,终于在1958年10月,将拆合后的生物活性稳定恢复到原有活力的5%至10%。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前方等着他们。胰岛素分子的全合成涉及200多步化学反应,任何一步反应产物不纯,都会影响下一步的合成与最终的结果。在大兵团作战期间,研究人员每天除了睡眠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其谁:35岁到45岁以上的年纪算大了,一般是做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的班,我们年纪轻的做晚上12点到中午12点的班。这样合成工作可以连续化进行,而且同时开展不同方法技术的摸索。
为了加快科研进度,生化所、有机所和北京大学达成协作。正式协作两年之后,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一片欢呼声中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牛胰岛素分子化学结构相同并具有相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北京大学教授汤卡罗:合成胰岛素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能够走在美国人和德国人前面,从科研条件来讲当然他们比我们好,但是我们为什么能最后走在了他们前面,得到了结晶胰岛素,那我觉得和我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分不开。我们不搞北京牌,不搞上海牌,我们搞中国牌。
然而,为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协作组组长王应睐坚持不在任何一篇论文上署名。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多:没有王应睐就没有胰岛素,他的作用就像将军,要安排整个战略是怎么样的。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朱尚权:但是他自己不记名,胰岛素合成那么多文章里面没有他的名字,他不要,他说我就是组织者,我不是研究者,研究者是你们。
那个当年在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论文中空缺的署名、在报奖中主动划去的名字,如今在长空中熠熠生辉。
总台央视记者牟媞媞:编号355704,这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近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去年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在长长的绕日轨道上,王应睐先生的名字伴随着这颗小行星,永远闪烁在璀璨星空之中,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勇毅前行。
(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 牟媞媞 魏帮军 王殿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