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眼病的类型与病因复杂,最常发生在眼睑、葡萄膜、结膜、巩膜、角膜等部位,患者一般会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发表了题为“多功能水凝胶滴眼液协同治疗眼部炎症疾病”的研究性论文,并入选为封面论文。
团队针对炎症性眼病的治疗难题,研发了掺杂铈基有机金属框架(Ce-MOFs)的多功能水凝胶滴眼液,提出了一种联合抗炎、抗氧化应激的无创治疗新策略。
顽固的炎症性眼病如同正在熊熊燃烧的“超高层火墙”,团队借助医工交叉的多学科创新前沿优势技术,研制“超能消防员”纳米水凝胶持续“灭火”,不仅为炎症性眼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为未来眼科药物研发和复杂眼病难题的攻克注入了创新能量。
多功能水凝胶协同干预眼部炎症疾病的新策略。受访对象供图
皮质类固醇药物是炎症性眼病干预的常见处方,然而其疗效不稳定,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眼压升高等诸多副作用,为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且广泛有效的治疗新策略。
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从临床问题出发,凝练出关键治疗难点,融合前沿的纳米生物材料技术,开发一种多功能水凝胶滴眼液,利用水凝胶热敏性、可触变性和控释性能,克服眼部药物递送屏障的阻碍,显著提高其眼部生物利用度。
周行涛解释说,Ce-MOFs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性纳米酶载体,高比表面积的特性赋予其良好的载药能力,过氧化氢酶等纳米酶催化活性使之在眼部炎症疾病中具有多重应用的潜力与优势。Ce-MOFs通过负载的地塞米松可实现对炎症微环境的联合调控,增强抗炎效果,减轻炎症导致的组织或细胞损伤,这种协同治疗策略实现了对炎症性眼病无创且高效的干预。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领衔的眼科医工交叉创新团队,长期深耕于眼科医工交叉前沿领域,坚持“研究源于眼科临床,并回归于临床”的理念,以解决致盲性眼病临床诊疗棘手难题为研究导向,交叉融合光机电、眼球生物测量成像、纳米生物材料等领域前沿技术,打破传统诊疗技术的枷锁,创新开发高效跨屏障递药系统,融合近红外成像技术,探索出了眼病诊疗一体化的新策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