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28 9:53:22
选择字号:
生态学研究反而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

 

人类干扰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开展野生动物研究时的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干扰形式, 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在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中, 研究人员为了获取鸟类的产卵日期、窝卵数、窝雏数等信息, 常常需要频繁接近甚至触碰鸟巢。这些活动是否会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

近日,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的科研人员以营球形巢的红头长尾山雀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2018年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日常研究中的查巢及视频拍摄活动对它们产卵期、孵卵期和育雏期的巢日存活率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生物多样性》。

该项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卵期还是在育雏期,红头长尾山雀巢的日存活率与查巢或视频拍摄活动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也不随巢高或巢日龄显著变化。但是, 红头长尾山雀卵期的巢日存活率与产卵日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产卵日期越晚,日存活率越低。与此相似是,红头长尾山雀巢育雏期的巢日存活率与雏鸟出壳日期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出壳日期越晚,巢的日存活率越低。

这些结果表明,生态研究活动并不会显著影响红头长尾山雀的巢存活率。不过,研究指出,研究活动是否对巢的存活率产生不利影响还取决于研究人员的行为本身。在历年对红头长尾山雀的研究中,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会对新参与野外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要求其查巢前注意察看巢周边是否有捕食者,避免在有捕食者活动时查巢;另一方面要求查巢人员在查巢后尽可能复原巢址周围的植被,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研究活动对红头长尾山雀巢的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对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开展研究时,仍然应该充分考虑研究活动可能对研究对象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通过严格的工作培训、隐蔽相机等研究设备的方式,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 10.17520/biods.202257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