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疫情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新型冠状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及重组,病毒及其感染的大量基础科学问题仍未彻底认识,对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在上海市科协指导下,由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等主办“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治”研讨会于2023年6月23日在科学会堂举行,研讨会从新冠病毒突变株受体、抗体、双抗等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等角度进行交流讨论,旨在推动对变异毒株研判、病毒感染及致病的机制、机体免疫反应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活动也是市科协“青年科技论坛”、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First Talk”青年讲坛首次合作,邀请在知名科技期刊发布最新成果的青年作者作专题报告。
来自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后黄梦汶、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孙晓玉、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读博士洪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读博士李澄等分别就发表于《CELL》《NATURE》等期刊的研究成果,从淋巴细胞整合素作为SARS-CoV-2新型受体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新冠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及广谱中和抗体的开发、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株受体识别和抗体中和的分子机制研究、可雾化吸入的广谱抗新冠病毒全人源纳米双抗的开发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了《大流行准备的科学基础》的主旨报告,以新冠病毒的挑战说起,系统性地回顾了微生物与人类的历次交会和传染病的起源与转归,微生物系、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兴起融于整个人类与疫情的斗争历史中。
张文宏表示,对于未来,基础科学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但是基础科学的发展也必须回答临床的需求。对于不确定的大流行而言,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新药物与新疫苗储备,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未来挑战。
本次研讨会旨在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促进不同研究单位、机构的学术交流,努力营造多元、繁荣的创新氛围。
(原标题:“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治”研讨会召开,张文宏发表主旨演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