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发布 |
陈发虎院士: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 |
|
5月27日,2023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发布了《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在论坛上指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总体趋好,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同时生态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报告发布现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报告显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早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1961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暖加速,达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2倍,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显著,表现为南部与东部减少、西北部增加的特征;高原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向好,环境质量优良,但局地仍存在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冻土退缩等问题。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边缘河谷地区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弱,并且2010年以来,影响程度增速放缓,年均增长速率由0.84%下降至0.70%;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逐步增强,对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生态环境:放牧活动强度降低,对草地的影响减弱,耕地利用强度提高,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工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控;旅游业支撑作用提升,但局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重大交通工程快速推进,对工程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跨境污染物影响持续增加;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报告是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由陈发虎组织院内外100余位科研人员历时4年撰写完成。
为何会研究发布这样一份报告?陈发虎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增温幅度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同时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剧。但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到底产生什么影响,目前仍缺乏科学的评判。
基于此,报告构建了包括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13大类150余项指标的评估体系,系统评估了近40年来来高原农牧、旅游、工矿开发、城镇建设、重大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发虎指出,这项评估是一次从人类活动演化过程与多维度视角,运用科学工程模式,全方位阐释高原人类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益尝试,其中人类活动溯源等多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后续,报告也将为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报告建议,未来应进一步科学调控人类活动,构建现代农牧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绿色工业,建设高原特色城镇体系,推进生态建设系统工程,因地制宜制定分区发展方案,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评估结论主要是基于截止当前的认识,评估中也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增速趋缓,未来这种趋势是否继续,什么时期能达到峰值,限于数据和认知水平,目前仍没能拿出可靠的结论。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活动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其影响也会不同于以往;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中。未来人类与环境会是什么情况有待于深入研究。因此,类似的评估可做成规律性的工作,在未来可再次开展系统性评估。”陈发虎说。
陈发虎建议,在典型区域和典型人类活动形式上,可开展更为细致的研究工作。比如在西藏典型人类活动区“一江两河”地区,甚至是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打造适宜西藏人民生存发展的宜居雅江,科研人员可提出科学见解。
另外,目前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可追溯至20万年前,那是否还存在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这也是值得开展的针对性研究工作,这也有助于破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