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捷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捐资,在上海海洋大学成立首个远洋渔业发展基金。该基金是为了缅怀和纪念我国远洋渔业事业科教领域的开拓者和创立者,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投身到我国远洋渔业事业中,促进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远洋渔业强国梦。
当天,上海海洋大学还召开了王尧耕教授追思会,纪念这位“中国鱿钓之父”、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开拓者。王尧耕教授亲属代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中水舟山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上海金优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等企事业代表、离退休领导和教师代表、渔业资源专业毕业生代表、上海海洋大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代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代表近100人参加了追思会。
不忘前辈,鼓励后学,设立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基金
我国远洋渔业始于198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远洋渔业大国,为我国丰富水产品供给、维护海洋权益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当中,上海海洋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远洋渔业开创初期的老先生、老领导,如季星辉、王尧耕、乐美龙等,已相继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这些开拓者和创立者,激励更多的师生投身到我国远洋渔业事业中,设立了远洋渔业发展基金,并专门用于远洋渔业领域学生的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据悉,2022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共有2500多艘远洋渔船,分布在三大洋公海和极地,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属经济区内。
“中国鱿钓之父”、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开拓者王尧耕,65岁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
王尧耕1930年出生于上海,生前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他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鱿钓之父”,曾获建国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航海教育贡献奖。
1985年,我国的远洋渔业刚刚起步,渔场、渔具、渔法等都处于摸索阶段。此时的王尧耕,已决心为中国渔业探索一条出路。经过几年的摸索,1989年,近“知天命”的他,带领团队,随一艘老旧的实习船,硬生生地在海上钓捕起了鱿鱼。
随后,在他的指导下,中国渔船在鱿钓作业中取得骄人成绩,一支可以在日本海生产作业的中国鱿钓船队初见雏形,海洋捕捞重新焕发出生机。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太平洋海域也传来了渔获丰收和频频高产的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渔业界再次雷动。65岁的他,仍坚持出海北太平洋,在艰苦的远洋鱿钓渔船上参与生产第一线。
1995、1996年,王尧耕不断往东探索新的作业海域,不断研究改进作业技术,使整个鱿钓渔业快速稳步走上正轨。鱿钓渔业为我国远洋渔业开创了“三新”局面(新渔场、新资源和新技术)。但王尧耕意识到要使该渔业巩固和提高,则必须努力朝着“三化”方向发展,即实现装备国产化,生产专业化,作业常年化。尤其是目前鱿钓生产装备多来自日本,成本太高,因此必须实现设备国产化,使鱿钓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多方奔波和努力协调,设备国产化生产取得显著成功。
目前,远洋鱿钓渔业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12月27日6时50分,王尧耕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鱿钓产业已成为中国大农业中“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
王尧耕教授虽然离开了,但他勤朴忠实、博浪天涯的精神留给了上海海洋大学。如今,鱿钓产业已成为中国大农业中“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以及中国远洋渔业中第一大产业。
也有了王老先生打下的基础,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团队也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他们开发了大洋性鱿鱼新渔场发现与资源认知新技术,在全球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
此外,他们完成了全球9个海域30年鱿鱼资源调查分布图,创建了鱿鱼栖息地模型和鱿鱼资源分布预测图,而其自主开发的鱿鱼渔情近实时预报系统,则为鱿钓船及时到达、精准捕捞提供信息支撑。近年来,“鱿鱼预报”准确率普遍超过80%,一举扭转了从前“无头苍蝇”式的捕鱼方式,不仅成为国内渔业企业的重要参考,连海外的渔业加工业都可能随之产生波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