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4/1 17:15:13
选择字号:
大美中国 候鸟北归丨沿着滨海湿地近距离了解珍稀候鸟迁徙保护

 

鸟类,是大自然最灵动的飞羽精灵,在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保护益鸟公约》,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

眼下,在我国境内,候鸟正在接力北迁。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自南向北,一个个滨海湿地,仿佛驿站一般,成为鸟类迁徙通道的移动家园。今天的系列报道《大美中国 候鸟北归》,我们将沿着滨海湿地,近距离了解珍稀候鸟的迁徙与保护。沿着我国东部海岸线,记者从福建泉州、福州一路北上,追逐着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和黑嘴鸥等珍稀候鸟的羽翼踪影,先后去到浙江宁波、江苏盐城等地,探秘生态湿地,守护候鸟迁飞。

中华凤头燕鸥北归先遣队已经抵达中国

第一站先来到福建泉州。中华凤头燕鸥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候鸟种类,主要栖息、繁殖在中国。每年4月,外出越冬的中华凤头燕鸥就会返回中国,开始求偶、繁殖。据最新的观测反馈,中华凤头燕鸥北归先遣队已经抵达我国福建。

在福建泉州晋江的围头湾,记者跟随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和爱鸟志愿者,一起去拍摄中华凤头燕鸥北归先遣队的影像镜头。

总台央视记者 马力:据介绍,这片距离海岸线大约2公里的养殖场,是中华凤头燕鸥最喜欢逗留的地方。这里有足够的食物来源、相对没有人为干扰,中华凤头燕鸥在这里可以进行早期停留,补给能量,准备进一步北归。

茫茫大海上,大凤头燕鸥、鸥嘴噪鸥等不同的鸥类都选择在这片海域上的浮球板上逗留。而对于全球种群数仅有150只的中华凤头燕鸥,寻找起来仿佛“大海捞针”。在海面上拍摄视频无疑是个挑战。

在观测了半小时后,拍摄团队终于在候鸟群中发现了黄嘴但嘴尖有黑色的燕鸥,经过确认,这就是“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镜头里,这对时而四处张望,时而用嘴端梳理羽毛的就是中华凤头燕鸥。

福建省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 王碧英:每年三月、四月份连续监测,比如它的生境、生活习惯,还有它迁徙到的数量。根据中华凤头燕鸥的生活习性,它一般是生活在滩涂礁石上。在外海记录到了中华凤头燕鸥影像,这对于全球中华凤头燕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很重要的影像资料,也是一个空白数据的补充。

总台央视记者 马力: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察,一共记录到了4只中华凤头燕鸥栖息。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影像资料,对于中华凤头燕鸥这种全球只有一百多只的珍稀候鸟来说,已经是弥足珍贵了。接下来,我们会沿着中华凤头燕鸥北归的路线,去探访它们栖息、筑巢的地方,去看看当地是怎么样去保护它们的家园。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约150只

中华凤头燕鸥因其嘴尖有黑色,也被称为“黑嘴端凤头燕鸥”,全球种群数估算约为150只。由于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

中华凤头燕鸥在海岸、海岛岩石、海边沙滩和海洋上活动,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喜欢在海水深度浅且离岸近的区域活动。

它的第一次标本记录是1861年在印尼采集,其后,其标本被采集最多的地点,是在我国的山东和福建沿海。1937年,在青岛附近的岛屿科研人员最后一次采集到21只标本,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再无记录,学术界推测此物种已经灭绝。

2000年6月,台湾鸟类摄影师在马祖列岛偶然重新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引起了国际鸟类学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8月,在浙江宁波韭山列岛,发现了第二个繁殖群体,包括约20只成鸟,它们混群在近4000只大凤头燕鸥中——大凤头燕鸥跟中华凤头燕鸥长相非常相似,只是它们的嘴尖和羽毛颜色有所不同。

闽江河口湿地:候鸟北迁正接力进行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原生态河口三角洲湿地,拥有鸟类313种,中华凤头燕鸥从南方迁徙而来,即将途经这里觅食停歇。眼下,闽江河口湿地的候鸟北迁正在接力进行。小天鹅、鸿雁、黑脸琵鹭等越冬候鸟已经开始向北启程。

在闽江河口湿地的一片浅滩上,几只黑脸琵鹭,自由自在地觅食嬉戏。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与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并称“闽江三宝”。这几年越冬期,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记录到的黑脸琵鹭最高数量达177只。随着迁徙季的到来,保护区内黑脸琵鹭已经开始向北方繁殖地迁徙,还有部分黑脸琵鹭从更南地区抵达这里,进行短暂停歇后继续北上。

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价值,2022年9月,闽江河口湿地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如今,保护区正积极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脚步。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 郑航:包括鸟类生境的修复,趁夏候鸟跟冬候鸟的空档,我们想做一些高潮位调节区的进一步优化。同时我们也在做好各类申报的材料,希望尽快能够加入世界自然遗产的行列。

据了解,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通过互花米草除治、退养还湿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让湿地服务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常态化监测、划定濒危鸟类核心区等措施,来加强巡护管护,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闽江河口湿地共调查到鸟类105种,数量超过了12000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濒危水禽数量均超过全球数量的1%。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 郑航:有一些夏候鸟或者冬候鸟往北飞的过程当中,会停留在我们这里,然后会发现一些新的鸟种,最近我们都在密切观测。

杭州湾湿地发布最新年度生态监测报告

中华凤头燕鸥一路北上,会选择在海岸线上温湿度适宜且没有外来物种侵扰的环境中进行繁殖。位于浙江宁波的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盐咸湿地之一,由于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区,是我国东部大陆海岸冬季水鸟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每年大约10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停留。今天(4月1日),杭州湾湿地发布了最新的年度生态监测报告,珍稀鸟类的种群数量又增加了。

杭州湾湿地是典型的近海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是黑嘴鸥、黑脸琵鹭和卷羽鹈鹕的重要越冬地与迁徙停歇地之一。杭州湾湿地最新的年度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记录鸟类303种,种群数量超过32万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达到62种,其中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青头潜鸭、黑嘴鸥、卷羽鹈鹕、东方白鹳、黑鹳和黑脸琵鹭的数量为历年来最多。

这几天,杭州湾湿地生态站的监测员许夏娟和同事们频繁出现在湿地的各个监测点,他们蹲守观测站,穿越芦苇荡,观测候鸟的一举一动。虽然许夏娟说当前湿地正处于冬候鸟陆续北迁,夏候鸟还在路上的“平静期”,但去年冬天以来她们观测到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让她无比兴奋,每天都想出来碰碰运气。

杭州湾湿地生态站监测员 许夏娟:我们以前看到卷羽鹈鹕是10只以内,2022年看到了二十几只。

在距离杭州湾湿地直线距离约140公里的宁波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中华凤头燕鸥也即将迎来繁殖季节。韭山列岛是全球中华凤头燕鸥最大的繁殖地,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省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王建国:从2017年开始,在每年的4月至8月燕鸥的繁殖季节,招募志愿人员,加大保护与监测力度。我们还建设了“数字鸟岛”,通过高效的数字建设体系,实时监测中华凤头燕鸥和周边海岛的动态。

数千只黑嘴鸥开始在条子泥湿地筑巢

沿着我国东部海岸线,从浙江宁波再往北,记者来到了江苏盐城。位于江苏盐城东台的条子泥湿地,是我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核心区域。春迁候鸟陆续过境停歇条子泥湿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也开始在这里筑巢求偶。

鸟向北飞,人往南来。在北京旅居10多年的英国人唐瑞,这段时间都会早起,在条子泥这片滩涂聆听湿地苏醒的声音。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者 唐瑞:许多鸟来回飞行,它们在陆地上非常开阔的地方繁殖,然后在滩涂上获取食物,因为它们喜欢吃小螃蟹,所以它们飞到泥滩捕捉螃蟹,然后带着食物飞回筑巢区,照顾巢穴、蛋和幼崽,它们来回飞行,这个地区,沿着海岸的这条路,是记录它们来回行进的完美地方。

和唐瑞一样,为候鸟而忙碌着的还有鸟类迁徙的科研人员。每年迁徙季来临之前,北京林业大学的杨洪燕博士,都会对这一片广袤的滩涂进行鸟调和底栖生物采样。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杨洪燕:我们要持续监测,尤其是在它们迁徙停留的时期,食物资源的状况,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底栖采样,就是滩涂里边的小蛤、小虾、小鱼,把它们的数量和分布搞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够清楚这些鸟是不是有足够的东西吃,以及这些鸟是如何利用这些食物的。

潮起潮落,条子泥湿地这片海岸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了植物、水鸟、软体动物与鱼类等生物多样性,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超过200种、总数达数十万只候鸟提供栖息地。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杨洪燕:3月下旬鸟调的时候,在整个条子泥这个区域数到了40种水鸟,数量是在6万只左右,所以可以说先头部队已经来了。去年我们最高峰的时候在春季数到了20万只,所以今年到目前为止,这个数量已经挺大的了,而且其中有一些珍稀濒危的物种,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现在将近过境的已经有200多只左右,还有我们这边特别著名的勺嘴鹬已经有了十几只,还有黑嘴鸥,已经有了将近1000只。

眼下,这些明星候鸟种群数量最多的黑嘴鸥,已经陆续进驻到它们专属的繁殖地。

总台记者 徐大为:这是年初刚刚修复完成的一块新的黑嘴鸥的繁殖地,值得高兴的是,就在刚刚修复完成的这一片黑嘴鸥的繁殖地,地表上面已经有一些盐蒿草冒头了,在接下来4月份到7月份黑嘴鸥的繁殖季,就有很多黑嘴鸥可以在这一片新修复的繁殖地来进行筑巢繁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