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合成生物如何加强产学研一体?20余家高校和企业“组团” |
|
2021年底,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领域,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该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生物经济领域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
其中,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的重要底层技术,将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澎湃新闻记者获悉,3月29日,8所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的16个研究团队与16家合成生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发起的“合成生物技术与智能生物制造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正式在京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集产学研为一体、打通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智能生物制造的创新联盟。
首次联盟会议汇集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安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创新联盟的企业除牵头单位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外,还包括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聚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循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衍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合生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博雅辑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基迪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色康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生物化工专家谭天伟表示,“未来生物经济的价值将会日益凸显。而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创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连接产业和科研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强调,当下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尽快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我国生物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据悉,该创新联盟集聚合成生物学与智能生物制造领域产学研用优势资源,面向医疗医药、化学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农业和食品等领域,聚焦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高精尖合成生物学领域,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目标,以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创制高价值专利和技术标准为任务,组织开展协同攻关。最终推动合成生物学与智能生物制造产业升级,实现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批次重点攻关的内容包括:开发新型数字化、智能化细胞工厂;开发经典细胞工厂高效高产化编辑改造技术;构建非粮原料基础代谢模型,建立新型原料生物制造技术路线;开发RNA工艺路径使用的关键酶;搭建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特种化学品和手性医药中间体平台;搭建RNA药物设计平台;建立代谢分子动态监测技术平台;打造微反应器连续化生物催化新工艺;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发酵过程控制技术;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范式;探索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机制;搭建企业交流互助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平台;探索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径。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除上述联合攻关外,该创新联盟的另一重点目标系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据介绍,联盟将疏通成果转化通道,实现横跨不同行业的多品类布局,在万吨级生产规模上实现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联盟的核心专家之一、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合成生物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加快提升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促进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加强供需协同,释放创新活力。”陈国强长期从事“生物合成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及其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不久前刚刚获得IMES Award(国际代谢工程奖),实现了该领域中国科学家“零的突破”。
作为此次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微构工场成立于2021年2月,主要利用前沿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平台,进行生物降解材料PHA、医药中间体四氢嘧啶、尼龙56前体戊二胺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生产。该公司目前有两条在建产线——位于北京中德产业园的合成生物学智能产线,以及位于湖北宜昌的年产万吨级生产基地,还计划在5年内建立覆盖全国的3-5个大型生产基地。
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合成生物学将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全新可能,将对我们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变化。“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式生产出来,包括高值钱医药中间体、护肤品活性成分、生物基材料、食品添加剂等应用场景。”
而对眼下这轮合成生物学热潮,徐绚明分析称有重要的三个驱动因素:一是分子生物学工具日益完善,比如大家熟悉的CRISPR基因编辑工具,极大程度缩短了研发的周期、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并拓展了技术的普适性;二是生物信息学的前沿突破,标志性的产出像AlphaFold,能够预测出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的结构,指导合成生物学的定向开发;三是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革命迈向生态革命,而合成生物学满足了可持续与碳中和的需要,将带来人类发展的绿色未来。
“资本是重要的催化剂,但最关键的还是科研和量产能力本身。”徐绚明强调,真正专注于价值创造的企业,会有更大的概率穿越周期,最终成为其硬核科技时代的一个标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