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丽 邹维娜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3/3/1 17:09:25
选择字号:
应对高温旱情需主动出击 多管齐下
着重保障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地生态用水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应以灾害的思维来对待高温干旱,做好预案,制定有效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地用水,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健康;同时应大力做好节水工作,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强水利工程的修复,强化城市建设在气候适应方面的能力。

一 、2022年全球遭遇高温干旱

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为欧洲干旱观测站收集数据的研究员观察,2022年,欧洲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莱茵河的水流量降至平均水平的45%,面临断航;欧盟和英国有63%的土地现在处于干旱警报之下;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农民的蓄水池几乎见底;法国遭遇了自1959年有记录以来最干燥的7月,7月的总降雨量为9.7毫米;葡萄牙在2022年7月底时,45%的陆地地区处于极端干旱状态,其他地区处于严重干旱状态;英国在高温天气影响下,泰晤士河的部分源头已经干涸;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比利时等政府7月份陆续宣布,2022年是国家历史上最为干旱的一年。我国的长江流域也遭受高温和干旱, 在大范围的持续晴热高温下,长江流域不少地方降雨明显偏少,干旱显著发展。

二、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

高温和干旱叠加会对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研究显示,干旱会显著增加生态系统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引发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粮食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在美国,自1980年以来因干旱造成的农作物歉收和其他经济损失为2490亿美元;意大利农牧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干旱引发的野火,对意大利造成平均每公顷1万欧元的损失,而且重建可能需要耗时15年;据意大利的农牧协会估计,2022年干旱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将使得意大利的小麦生产下降15%。

高温和干旱还会引发资源生态危机。高温和干旱导致的资源生态危机是一个连锁反映。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的缺乏造成动植物的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干旱还可能导致次生灾害,比如森林火灾。长期的高温加干旱,森林特别是松林和杉林等,在阳光的暴晒下树木会有油脂分泌,容易引起火灾。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40摄氏度的高温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引发了多场森林火灾,欧洲已有近66万公顷土地遭林火毁坏;法国有5万多公顷森林内大火烧毁;葡萄牙中部的山林火灾也处在活跃状态,已烧毁14000公顷的土地,造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的极大损失;我国重庆等地也因高温干旱发生了多处山林火灾。

三、应对高温和干旱,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措施

面对2022年高温干旱所引发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欧洲各国紧急采取应对措施。法国有62个省份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旱灾警告,96个省份几乎都发布了节水措施;英国多地最近实施禁令,禁用水管浇洗;在西班牙多个省份已经开始采取限制用水的措施以应对缺水危机;我国水利部也在2022年8月中下旬,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遏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下降趋势,确保沿线灌区和城镇取水。2022年,为了应对高温旱情,保障农业生产,湖南湘潭市通过安装抽水泵,保障农田灌溉用水,解救受灾水稻;湖北巴东,则通过购置洒水车、杂草覆盖等方式抗旱保柑橘树;重庆、湖北等多地还通过开展人工增雨来缓解旱情,其中,湖北在十堰、襄阳、恩施等地区,共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59次,作业影响面积达2.58万平方公里。但是,有些措施只是解决燃煤之急,还必须有长效机制措施来应对高温和干旱。

四、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如何保障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地的正常生态功能,同时加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能力值得思考

1.从短期着眼,急需做好对抗高温和旱情预案,制定有效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和园林绿地用水。一是,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绿化部门需实时监控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状况和用水需求,制定蓄水、保水和用水计划。配合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在密切监测研判高温旱情发展趋势。并结合本地的水资源现状情况,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二是,农业部门、林业部门需联合水利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应急供水方案,如制定工程供水、人工降雨、应急调水等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确保生态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减少高温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

2. 从长期来看,提倡节水、推广农林抗旱节水新技术、修复和建设水利工程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做好节约用水工作,推广实用生态节水新技术,做好节水宣传和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新技术,比如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另外,还需大力推广耐旱的优良品种,配合地膜覆盖、耕作保墒、秸秆还田等旱作农业新技术、新农艺等措施,高效利用珍贵的水资源。二是加强水利工程的修复和建设,强化城市对干热气候的适应力。加大对江、河、湖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修缮和完善力度,不仅是应对此次高温和旱情,更是应对气候变化之下的旱涝急转的长期之策,也是把气候变化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水利、城规、农林等多部门联合,对现有水库、塘坝、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整修,清淤扩容、除险加固,增加有效蓄水能力;对年久失修的灌溉沟渠、渡槽、涵闸等等进行修复,保障其抗旱和防洪能力;对抽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规划新的沟渠、塘坝等,必要时添置抽水、引水设备,提升抗旱防洪能。

( 贾 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教师、博士

邹维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副教授、博士、智库高级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