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带状疱疹潜伏身边 关注风险积极预防 |
|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今年2月27日至3月5日是第二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以“带状疱疹潜伏身边,关注风险积极预防”为主题的2023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圆桌会近期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指出,5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显著增加,关注诱因、管理基础疾病、积极行动预防,是远离带状疱疹,从“长寿”到“康寿”的明智之举。
据介绍,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杜雪平提醒,带状疱疹离人们很近,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尤其是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此外,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肿瘤、HIV、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的患者,也应当警惕带状疱疹的伺机而动,避免病上加病,导致治疗更复杂。”
数据显示,相比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其中,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心血管疾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患带状疱疹会影响慢性病控制,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会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
杜雪平建议,常在社区医院进行慢性病管理的人群,可向自己的家庭医生咨询自身患带状疱疹的风险,积极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调节,以及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注射疫苗来进行提前预防。同时,发生带状疱疹后也要尽快咨询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获得尽早治疗。
“皮肤病有2000多种,带状疱疹是其中最疼的疾病之一。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带状疱疹的疼痛更甚于分娩。”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指出,尤其是5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带状疱疹的发病趋势更为明显。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唐帅表示,疼痛是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侵害、损伤人体神经,导致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痛,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撕裂般,最高可达十级痛感,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或女性有前驱痛的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显著增高。
研究显示,10%至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约65%的60岁及以上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我国约有400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至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
崔勇强调,一旦发现有带状疱疹,一定要在黄金时间3天内就诊。应尽快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就越低。此外要注意,带状疱疹不是患过后就会终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也可能复发。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干预进行提前预防,如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调整心情、睡眠充足的生活习惯等。同时,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措施。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同时,老年带病生存现象较为普遍。健康老龄化,不仅要延长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减少老年人因身体衰老带来的各种疾病。带状疱疹作为中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质量。提高对带状疱疹等疾病的危害认知,积极行动预防,能够帮助中老年人尽早步入康寿生活。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备受各方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指出,我国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慢病共存、免疫力降低等问题,是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提高中老年人疾病及疾病预防的意识。因此,在对公众进行带状疱疹疾病教育的基础上,要针对带状疱疹疾病进行“个性化预防”的深入科普。“个性化预防”未来会成为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健康中国的关键一环。
“当然,我们还应该在基层社区卫生医院,强化全科医学队伍建设,加强慢性病的管理,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全程管理和预防服务,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以治病为中心”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观的转变及落实。”吴浩说。
据知,此次会议由健康报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卫生服务平台支持。(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