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揭榜挂帅”中榜结果公示
围绕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依据《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经公开发榜和论证评审,现就中榜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受理部门正式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时限者不予回应。
公示时间:12月25日—12月29日
受理部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联 系 人:张岳
联系电话:010-68406632
电子邮箱:zhangyue@cma.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2023年12月25日??
附件:第二批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揭榜挂帅”中榜结果
序号 |
榜单名称 |
中榜单位 |
中榜团队负责人 |
备注 |
1 |
多源资料融合分析与短临预报算法升级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王 勇 |
|
2 |
京津冀强对流天气触发短临预警产品研制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郭建平 |
|
3 |
基于气候降尺度模式释用的45d环境气象预报能力建设 |
国家气象中心 |
刘 超 |
|
4 |
能见度短临预报技术研发 |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
刘端阳 |
|
5 |
山西省次季节-季节精细化网格气候预测技术研发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
刘向文 |
|
6 |
山西分类强对流监测及短时预报算法研发 |
国家气象中心 |
曹 勇 |
|
7 |
东北区域次季节-季节智能网格预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国家气候中心 |
刘 颖 |
|
8 |
基于双偏振雷达的同化和物理过程协同一致方案研发 |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
朱科锋 |
|
9 |
基于改进海气界面交换动力机制的海上风能预报技术研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单海霞 |
|
10 |
浙江省分量级、分乡镇的雷暴大风短临智能预报技术研发 |
国家气象中心 |
盛 杰 |
|
11 |
云南未来6小时强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技术研发 |
国家气象中心 |
郭云谦 |
|
12 |
云、垂直廓线飞机载荷观测方法、质量控制及融合产品研发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夏祥鳌 |
|
13 |
SAR雷达、可见红外光谱仪质控及产品研发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孙 睿 |
|
14 |
下投式浮标站研制 |
无团队揭榜 |
15 |
基于天气雷达的雷暴大风识别预警技术研发 |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肖艳姣 |
赛马 |
南京大学 |
黄 浩 |
16 |
多波段雷达质控、组网及其精细化边界层动力场反演技术研发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曾强宇 |
|
17 |
黄渤海多源风场融合及灾害性大风监测技术研发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张 涛 |
|
18 |
基于状态感知的降水可信度评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
苏禹宾 |
|
19 |
河北省温室气体及碳中和评估系统建设 |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麦博儒 |
|
20 |
青海省全天候无缝隙多大气污染物参数近实时联合反演技术研发及应用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桂 柯 |
|
21 |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融合数据的精细化甘蔗农情灾情评估预警和产量预报技术与数算一体化平台研发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
匡昭敏 |
|
22 |
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
成 驰 |
|
23 |
复杂地形下多源协同降水融合分析AI技术研发 |
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白 磊 |
|
24 |
基于大模型的气象数据访问智能编程技术研发 |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
向筱铭 |
|
25 |
融合诊断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江淮不同类型强降水精细化预报关键技术研发 |
江苏省气象台 |
蔡凝昊 |
|
26 |
基于人工智能的湖北强降水短临预报技术研发 |
北京弘象科技有限公司 |
金向泽 |
|
27 |
基于多源观测和深度学习的青海高原短时强降水定量预报技术研发 |
无团队中榜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