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9 20:42:03
选择字号:
气候变化对鸟类存活影响的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刘阳团队在气候变化对鸟类存活影响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野生动物种群下降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据悉,这是继刘阳团队揭示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动物物候影响和气候变化对鸟类繁殖物候影响研究之后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物种的存活和繁殖,对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产生了显著的作用,导致一些物种发生了种群数量的下降(死亡率增加和/或繁殖成活率下降),对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生活在温带季节性气候环境下的鸟类,由于冬季的死亡率往往对种群动态的影响较大。

在该项工作中,刘阳团队的原特聘研究员吕磊博士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国家植物园内基于个体标记的华丽细尾鹩莺Malurus cyaneus种群长达27年、每周一次的种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了气候如何影响成鸟在每个非繁殖季的死亡率和非繁殖季内每周的死亡率。研究发现,这个种群在研究期间非繁殖季的死亡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吕磊博士通过使用滑动窗口模型,以每个非繁殖季为单位的分析表明,冬季的日最低温度越低和日最高温度越高,以及前一个夏季的热浪越严重,均会导致非繁殖季的死亡率升高。以周单位的分析表明非繁殖季内在特定一周较高的死亡风险,往往与那一周和前一周较低的日最低温度、以及两周前的一周较高的日最高温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即在冬季先后经历一周的暖温和两周的低温所产生的较大的降温幅度,会造成个体较高的死亡风险。路径分析表明,在研究期间非繁殖季死亡率的升高有高达62.6%是由夏季热浪和冬季日最高温的升高造成的,而冬季的日最低温在研究期间并无显著变化且对非繁殖季死亡率升高的贡献很小。

该研究通过长期的高精度种群监测数据揭示了气候变化导致野生鸟类的死亡率上升,并最终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的具体作用机制,亦再次证明了开展长期野生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吕磊博士,吕磊博士和刘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澳洲国立大学Andrew Cockburn教授 、Martijn van de Pol博士、Helen L. Osmond和英国爱丁堡大学Loeske E. B. Kruuk教授为共同作者。

华丽细尾鹩莺。Geoffrey Dabb 

 

研究揭示了冬季的温度和前一个夏季的热浪对华丽细尾鹩莺非繁殖季死亡率升高的影响。华丽细尾鹩莺个体在经历一周暖温和两周低温这样较大幅度的降温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研究团队 供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m019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