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30 15:03:13
选择字号:
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2021年五一假期后,吴俊伟又准备出趟远门。他添置了件连帽的深色冲锋衣,防风遮雨透气,适合在高原穿着。

吴俊伟的目的地,是位于海拔3830米的稻城县噶通镇,那里将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计图已经铺好,但搭建工作才刚刚开始,作为亚丁空间天气科学中心(简称稻城亚丁台站)执行站长,他得去打头阵。

台站设于高山上一块平地之中,四面环山,举目四望没有人烟。但海拔高、空气稀薄,在这个离太阳“更近”的地方,纬度低、电磁环境好,能更好地观测、收集太阳的信息。

在去年三月吴俊伟第一次到站上时,面对的只有一栋刚修好的三层办公楼,且未通网通水通电。招兵买马、牵线修路、搭建设备……日晒雨淋下,吴俊伟身上夹克的两肩和后背处逐渐褪色发白。

一年多过去,小站吃住行变得井然有序,直径一公里的圆环阵也初具规模。

圆心处立起了百米高的定标塔。分布在圆环上,高约6米、顶着直径6米“锅盖”的半剖面天线正一个接一个“拔地而起”。远看就像向日葵,要朝着光的方向。

项目现场 受访者供图

 

打头阵

他绕着三公里的圆环走了一圈又一圈

项目建成后,将有313个“向日葵”均匀分布在圆环上,构成一整个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这颗高原上张开的“千眼天珠”,也将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先进的太阳射电探测设备,可在150兆赫兹至450兆赫兹频段内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成谱观测。

负责如此规模的科学装置建设,吴俊伟还是头一次。以前,他大多参与的是航天任务中单机设备的研制和测试。不仅如此,这也是他第一次上高原做项目,离开在北京的“舒适圈”,挑战未知。

刚到站上时的头两三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吴俊伟一个人琢磨现场工作:光纤咋个搭,电线怎么放······还有一系列工艺问题。思考的时候,他就喜欢在设定好的圆环区内来回地“踩点”,哪个区域有坑,哪快地地势如何,都一清二楚。

后来施工工人进场,突然光纤通讯中断,得迅速排查光纤通讯的故障。因为设备技术人员还未到位,又是吴俊伟一个人沿着这三公里多的圆环“揪”问题。因为熟悉布线格局,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处被工人不小心打结的线缆,捋顺后通讯恢复正常。事情虽小,却让吴俊伟“很有成就感”。

一圈又一圈地走,对吴俊伟不算挑战,但对脚上的鞋是“灾难”。没修沥青路前,项目上的泥土地不好走,特别是一到下雨就是各种水坑,一踩就是一身泥。至今为止,吴俊伟已经穿坏了两双鞋。“前所未有,以前哪儿穿烂过皮鞋。”

但在这一深一浅的行走中,一抬头,吴俊伟有了意外的发现。只要没有云层遮挡,每天晚上九点多,从天空的西北角就会闪现出一个白点,慢慢移动到头顶上空后不见。大概半小时后,又有一个白点闪现,短短几十秒后,同样也静默于繁星中。

“前一个是国际空间站,后一个就是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孤独夜空,带给吴俊伟特别的心灵慰藉。

战高原

极端环境下大家相互扶持

去年年中,吴俊伟招了两个稻城本地人到站上,处理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多了帮手。到了八月,技术人员们陆续入驻,项目建设团队开始共同在高原上“战斗”。

在上稻城之前,负责数据处理工作的杨洋和同事们,已经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快一年的系统连试工作。到了稻城后又继续做方案的设计、论证以及相关测试。

高原气候骤冷,前期站上没装暖气,坐在电脑前,就算已经裹紧了羽绒服,杨洋和同事们还是冷得发抖。只有抱着暖宝宝,捂一会手敲一会键盘。

高原缺氧,一般外地来的工作人员熬上一周就会到身体极限。嘴角起皮、脸上泛起高原红是常态,要是得了普通感冒都很难撑住,有的卧床一个月才缓过来。

“他们太辛苦了。”朗杰志玛是站内的生活大管家,“像照顾家里人一样照顾这些科学家”是志玛的工作信条。她是稻城本地人,曾在当地一家通讯公司做负责人,干了15年的销售业务。会藏语、有人脉,所以在站上负责了与当地的对接沟通,以及后勤任务。

小到卫生间里的一卷手纸,大到屋里电器的安装,志玛亲力亲为,让大家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大家相互之间扶持让吴俊伟感受到团队的意义。布设电缆线时人手少,屋里的技术人员立马赶来帮忙。大家一起把500米的线牵着或扛着往前走,没有任何计较。“可能在一个较极端的环境下,大家会不自然地抱得更紧,更团结。”

在采访中,吴俊伟和杨洋都提到了项目副主任设计师武林的一张照片。照片里,风雪中的武林拿着手机转头看向远方,一筹莫展的神情。照片拍摄于去年11月,当时系统正在调试却突然遭遇停电。

高原上这样的意外有很多,常常让建设工作陷入困境。“所以工作难,要克服的很多。”但吴俊伟反而也觉得希望满满。“大家的焦虑和担心说明了大家对工作上心,而我们也在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克服中,收获了信心。”

调试中突然停电了,项目副主任设计师武林惆怅望着远方 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