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17 0:40:26
选择字号:
加强科学普及,科学家不能缺位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准了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国民科学素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意见》擘画的“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一旦实现,将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根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做好科学普及需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共同参与,科学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力量之一。科学家身份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具有带头普及科学常识、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条件。事实证明,许多科学家深耕专业领域多年,吃透了原理、积攒了经验,不仅能够把问题搞清楚,而且能够化繁为简地讲故事,让公众能够听得懂、悟得透、用得上,往往比局外人的“间接传播”更科学、更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在自身研究领域做科普,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这种优势对应的恰恰也是一种责任。

一个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其学习成长成才靠的是自身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同时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离不开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因此,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的天职。科学家需要埋头钻研、攻克难题,与此同时,也应把掌握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去除了“知识的自私”,科学的价值才可能“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科普工作,大力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然而在一些科研院所、一些科学家中依然存在着对科普工作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却忽视的现象,其背后有诸多原因。比如在考核评价中,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程度、科普取得的效果等等往往不像论文数量那样便于统计,“科普的价值估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导致部分科学家参与科普的主动性不高;有的科学家习惯于埋头钻研,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不擅长做科普,内心有畏难情绪,因此裹步不前;还有的打心眼里看不上科普,把科普看作是小儿科,把科研人员做科普看成是“不务正业”,甚至对“科普达人”嗤之以鼻,认为搞科普的科研人员是“科研能力不行”,只能“走捷径”。类似的傲慢和偏见实则毫无道理。

没有科学的普及,就没有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科技创新就缺乏足够的社会氛围和大众基础。科学不是小圈子的游戏,应该和社会产生密切关联。对科学家而言,科普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对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伪科学,科学家及时出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就能让虚假知识、伪科学谣言没有横行之机。科技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应该加大改革力度,让考评制度更加符合“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时代要求。

从86岁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吸粉百万的“科普大V”,到“在科普世界中当导游”的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的科普课广受网民好评,再到欧阳自远、谭天伟、张福锁、高福、欧阳钟灿等院士参与的《院士科普》节目获全网上十亿曝光,互动量数十万次……近来,一些院士通过网络平台做科普,受到公众热烈欢迎,好评如潮。这再一次说明科学未必一定要搞得神神秘秘,相反,让它贴近生活与大众才更具人气,更有影响力。

科普是科学家的“正业”之一,不光是院士,所有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尝试结合自身所学、所长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积极回应民众的科学答疑需求,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营造更浓厚科学氛围,作出积极努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