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举办媒体沟通会,北科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等18家北科院下属单位和内设机构负责人作报告,向来访媒体介绍职责定位、愿景目标、典型科研成果和重大创新进展等情况。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致辞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回答《中国科学报》关于“北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经验、举措”的提问中,伍建民谈到,北科院将在与在京高校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中试熟化平台,并与北京市相关部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应用。
“开展高精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是北科院未来五年将重点开展的八项任务之一。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举措上,伍建民从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首先,北科院希望各单位在科研项目选题立项之初,就要关注科研项目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立项时要问项目负责人三句话:‘项目从哪儿来’‘要研究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项目成果要奔哪儿去’。”
第二,北科院要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平台,强调从实验室出来的科研成果经过中试和技术开发与集成,提高科技成果熟化度,更好地面向应用。
第三,北科院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等管理部门保持着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北科院将大力推动院内外的科研成果在这些应用部门的落地应用,积极参与北京市部署的“十百千”工程等应用场景。
第四,北科院倡导院所单位及直属企业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的开发建设。“北科院有13家内设科研机构、6个科研事业单位和科普场馆、12家直属企业,我们倡导和支持各单位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联合培养既懂知识产权、又懂孵化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技术转移人才。”
第五,北科院将充分利用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更好地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从源头上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伍建民介绍,北科院是科技部等9部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40 家试点单位之一,将抓住机遇,推进试点探索和制度完善。
伍建民还提到,北科院还积极与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合作,联合共建各类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新材料、高性能电子原材料和器件、3D生物打印与器官再生、纳米技术等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北科院将主要定位于从事技术开发、技术集成、中试熟化及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推广与示范应用的角色,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