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新文:给沙漠佩戴一条翡翠项链 |
——《科学守望者》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 |
沙漠探险,是件让人兴奋、期待的经历,但如果要在沙漠腹地工作、生活30年,那也许是枯燥,也许是亏欠,但一定是坚守。
山东汉子徐新文,自1992年春天开始围绕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设和防护开展试验研究工作,今年是第31个年头了。
他作为站长,带领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沙漠研究站),创立了流沙地高矿化度水灌溉造林技术模式,为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绿色丝带”防护沙漠公路
“豁然开朗啊!这个绿洲就像沙漠中的翡翠,既珍贵又美丽。”日前,中国科学报社《科学守望者》节目制作团队到访沙漠研究站。
站在如“翡翠”般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旁,初访者很容易产生疑惑:沙漠环境恶劣,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公路,不往沙漠里来,绕着走不就行了?
徐新文算了这么几笔账。
首先是资源账,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是这片土地赐予的财富,需要我们这代人开发出来”。
另外是民生账和经济账,没修路之前,乌鲁木齐到和田是2000公里,贯通后这个路程缩短了500公里。“沙漠两端的民众出行方便了,经济活动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了。”
但沙漠里随时风卷而至的细沙粒不仅会無孔不入,更会轻易覆盖道路。因此443公里的路段全部要做好防沙工程,才能确保这条公路的畅通和安全。
徐新文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常用的防沙措施有3种。
一是机械防护,用植物的秸秆或其他材料在路两侧做成方格,用来降低地表风速防止沙子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的机械防御终会被摧毁。二是化学防护,在沙子表面喷一些化学物质,增加沙子的地表强度。三是生物防沙措施,在道路两侧种草植树,固定阻挡风沙。
克服了灌溉、林带布局等问题,徐新文团队最终筛选出柽柳、沙拐枣和梭梭作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植物种,它们都是能够适应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的高抗逆植物。
由此,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共种植了2000万余株荒漠植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成了一条长436公里、宽约80米的“绿丝带”。
守护“家园”向上而生
“‘塔克拉玛干’在维语中意味着‘走得进,出不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含义——‘过去的家园’。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现在成了一片沙海。”
徐新文坦陈,也曾经想到过放弃,但是这里有国家建设需要的战略资源,沙漠两端的群众需要一条直通幸福的公路。“所以这个过程尽管辛苦,但我们始终干劲十足。”
工作人员夏天中暑、冬天冻伤,都是常态。除了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还有长期野外工作不能顾及家庭的亏欠,当然,科研进展也非一帆风顺。
防护林工程也曾受到反对,主要是不相信——要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建生物防护体系,谈何容易。
“植物生存必须要有水,沙漠中虽然也有地下水,但是含盐度很高,大部分植被,都无法适应。”徐新文和同事经过成千上万次筛选试种,才发现了几种适合的植被,他们建了一个300多亩的沙漠植物园,是科研试种基地也是培育基地,为后来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和苗木。
“它源源不断地为沙漠公路输送‘绿色血液’。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枯燥,更需要坚守。”
正如一颗颗最软弱的植物,经受风沙洗礼,根系深入地下几米,又向上而生,这是中国科研人创造奇迹的方式,虽历经艰难险阻,依然朝气蓬勃。
千锤百炼,仍不服输
没有面对千锤百炼时的不服输,就没有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沿途无限的沙漠风光更成就了一片露营胜地。
“就在植物园后面,景观非常美,尽是大自然独特的打造,自驾游的旅行者经常在那里露营。”徐新文笑言,现在人们驾驶越野车在全国各处旅游,从品质保证和舒适度上都让人羡慕。
他初进沙漠时,只有卡车可以当做交通工具,“十几号人跟行李挤在一块。外面热车斗里更热,风沙起的时候不敢说话,一开口就得被老天爷喂一嘴的沙子。还得时刻牢牢抓住车体,不然过个坎转个弯,人就得被抛到车棚顶上去”。
如今,经过科研工作者日日夜夜的科研付出和千万次的试验,死亡之海变成沙漠绿洲,生命禁区成为旅游胜境。
沙漠一直都是孤独与寂寥的代表,但在徐新文看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只要肯奋斗,人生就不会荒凉,“看沙漠公路两边的‘绿丝带’,是我们给沙漠佩戴的一条‘翡翠项链’,从此这里不再荒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