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内卷”、“躺平”……2022年毕业季送走的莘莘学子,镌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作为特殊的一届毕业生,“抗疫青年”们面对动荡与复杂的世界,也比往届多了不少焦虑与困惑。
如何面对变化与压力?如何积蓄力量穿越低谷与黑暗?如何在未来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更多的可能?部分高校校长在近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时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思考,给年轻学子们上了“最后一课”。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不确定性”背后的“确定性”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北京疫情持续反复,打乱了大家正常的毕业节奏。学位论文答辩会无法在线下举办时,你们就在线上接受答辩委员会的质询;社会面疫情散发影响了与用人单位见面时,你们就参加元宇宙招聘双选会;不能毕业聚餐时,你们就把“散伙饭”变成了东操的集体夜跑和紫操的桌游。在完成毕业流程各环节任务的同时,你们也身体力行参与到疫情防控清华园保卫战中,留下了一张张穿着防护服的别样“毕业照”。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有些同学下一步的住宿、交通等问题还没有最后落实,部分同学只能在线上参加毕业典礼。这种情况下,同学们难免会对未来有更多不确定性的感受。
回想我自己二十多年前博士毕业时,面对不同的就业选择,心中也有过不安和迷茫。最终,我遵从内心的学术志趣,选择做一名“青椒”,延续博士论文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但是,学术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是有不确定性的,我也做好了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我体会,不确定性并不只是在我们作选择的时候才出现,不确定性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所认为的确定性其背后有着各种不确定性,反之,我们所认为的不确定性其背后一定也有着某种确定性。
从个体自身来看,人生轨迹虽千回百转,但初心使命不能变,要胸怀大义;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生角色虽千变万化,但责任在先不能变,要勇于担当;从更长远的时空维度来看,人生前景虽千姿百态,但务实肯干不能变,才能手握未来。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中院士,1958年毕业后,作为青年骨干与当时平均年龄23岁半的团队成员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6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他带领团队设计建造了世界上首座5兆瓦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首座10兆瓦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实验堆。去年12月,由清华牵头研发设计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这是几代清华人“知难而进、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结果。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踩着挑战的台阶成长
我相信在过去一年中,每个人都有无奈、纠结。衣食住行、上学上班,那些我们曾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突然变得弥足珍贵。国家统计局4月的数据显示,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18.2%。数字背后是疫情的重创、经济的下滑、年轻人的困惑与无数家长的焦虑。
今天,作为西浦校长,更作为一个长者,我想给大家讲讲力量,以及力量从哪里来。特别是面对空前脆弱、动荡与复杂的世界,如何积蓄力量,穿越低谷与黑暗,踩着各种挑战的台阶,成长壮大。
在低谷中心存希望、持续努力、积蓄能量。这看似是一句鸡汤,但我坚信它的灵验。
在压力、挫折与逆境面前,躺平、患得患失、浑浑噩噩只能使情况更糟,甚或在时过境迁、机会来临时因放弃而被时代淘汰。而心存希冀,保持乐观,积极努力,做好当下能做的事,可以积蓄能量,改变处境,把握瞬息万变的机遇,甚至实现事业或人生的逆风飞翔。这其实就是斯坦福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经历各种坎坎坷坷。产生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但我们要学会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你努力跨过这些坎坷,回头看其实都是经历、都是财富。这里,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生在秦岭北麓小乡村,并在农村完成了小学到中学的教育。1974年3月2日,我高中毕业返乡,用破旧的自行车驮着个破箱子回家,在人民公社度过了四年农民生活。那时高考还没有恢复,在农村书籍都很难获得,一个年轻、充满抱负、渴望改变命运的青年,虽无法看透未来,也经历了从军和争取工农兵学员推荐等失意,但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农业生产、科学种田和当时各种各样的政治生活中。结果高考重启,我如愿成为七七级大学生,跨入了心心念念的大学大门。
回首往事,那段农村生活经历并没有关闭我人生发展的大门,反而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最底层社会的生活,利于我更富有经验地投入到40多年来的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潮流中。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就不会错失命运的机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人生没有“躺赢”
你们的学长、我校1982届毕业生李忠荣校友,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从上山下乡到工厂当工人,他克服困难掌握木工、泥工、油漆工、车床、电焊的种种技能,这些为他开创装潢装修事业帮助极大。
正值风华正茂、事业有成之时,他突患重症。但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积极抗争,坚持锻炼身体,爬上4680米的玉龙雪山、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勇闯阿里无人区。他还捐建、捐修北区、东区、西区大门,捐资建设校史馆,资助70余位贫困学生,爱心援助患病在校生……这是一位化苦为甘的智者,是一位无惧无畏的勇者,还是一位心有大爱的善者。
校史馆建设的另一位捐资人,是你们的学长、我校1994届毕业生熊友辉校友。他瞄准了智能气体传感器领域开启创业之路。企业初创时只有4名员工,既要搞好产品研发,又要组织生产,还要到处采购原材料、跑市场,各种问题扑面而来。面对困境,他带领团队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不胜不归,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反反复复地修改设计图纸,一次又一次地组装测试。目前,他正带领企业发力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领域,打造传感器领域的世界级新品牌。
同学们,在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奋斗也就选择了进步。今天过后,你们将开启新的人生攀登之旅,前进道路上还要越“雪山”、跨“冰川”、攀“危岩”。可以预见的是,面对困难挫折,有人会选择“躺平”,用“佛系”粉饰懒惰,以“摆烂”标榜个性,在深夜“emo”中麻痹自己。但校友们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躺赢”,为实现梦想,不但要敢闯新路,还要不断学习新知,学会带领或融入团队。
前不久,我国著名的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於崇文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践行的“学习思考、锲而不舍、探索创新、攀登不息”16字学习工作总结,不但解开了地大人书写七秩荣光的精神密码,而且留给我们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关键阶段。站在70年办学的新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些精神“食粮”补精神之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秉承历史荣光闯发展新路。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格局之上皆为景
同学们,最近我与毕业生代表座谈时,大家讲了很多在学校成长的故事和对母校的期望,特别是谈了不少对未来的期待和焦虑。当前,你们正处于“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的伟大时代,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上个月我们有两位校友成功登顶珠峰,他们拿着校旗俯视群山的合影在网上走红。听刘文伟校友讲,去年他只爬到了半山腰,看到的只有荒野和碎石;今年当他登顶之时,才真正体会到了震撼人心的无限风光。
其实,人生也如同登山,如果格局打不开,就犹如站在山下徘徊,困于方寸之地,往往满目荒凉;如果格局打开了,就好似站在山巅鸟瞰地面,苍茫天地尽收眼中,气度自然开阔、处处都是美景。
在学校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门前竖立着一座塑像,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的徐僖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老先生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开创了新中国塑料工业。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因劳累过度几乎丧失了右眼视力,看东西都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行。即便如此,他指导的每个学生差不多都有一份被改得满是红色批注的论文。老先生90多岁高龄时依然坚持到实验室工作,直到去世当天早上,还念叨着要到实验室去看看。
可以说,徐老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高分子事业。所以,一个人只要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他就从“小我”的优秀走向了“大我”的卓越。
人的一生就是在格局的扩展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你的格局越大,看到的风景就越美、成就也就越大。
学会从生命和大自然的角度看待世界,你将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学会从历史的长度思考未来,你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学会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担当责任,你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要在这三点之上不断放大格局,你就会往高处走、向远处行,就会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以量子思维应对不确定世界
接过历史接力棒,“抗疫青年”们,希望你们携手——融入世界、创造未来。
要感谢笛卡尔、牛顿、门捷列夫、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等对你们的思维贡献,但对他们的不足或者缺失也应有所了解。要感谢并学习享誉世界的老子、孙子、朱载堉、王贞仪、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铭记他们对全球文明的贡献,并记住他们的希望,竭尽你们的所能。
在涉及大众权益和民生领域,毫无疑问的原则是,凝聚最大公约数,服务普罗大众;而在竞争领域,特别是科技、学术艺术领域,正进入以少胜多的创造性时代。在这个时代,你们既要感激牛顿经典思维对你们的培养哺育和帮助,又需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僵化。
值此大变局的时代,急剧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生态、地缘、经济和政治,更体现在学术、艺术等领域。量子学说、量子科技、量子思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姿态颠覆性地改写当代和未来。“有你没你一个样”的僵化被动的牛顿经典思维回避了创造性、复杂性和神秘性;而“世界因你而精彩”的积极主动的量子思维激活了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新量子革命让我们的文明在千年后再次站在了学术的最前沿,接近了世界之巅。
在已经过去的那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曾经悲惨地失去过许多;在未来不确定的世界里,无限的可能在等待着你们。当你投身其中,世界就会因你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希望你们以擅长处理不确定性的量子思维,应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积极融入世界,投身时代大潮,以拥有无限未来。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王稼琼:在宏大叙事中理解个体意义
你们是特殊的一届毕业生。短短几年间,你们见证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之盛典”,见证了建党百年的庄严华诞,见证了北京跨越14年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见证了母校125周年校庆,海内外交大人共同开启新篇章。
有了这段经历,你们对家国情怀、知行合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看问题、思考问题增加了历史的经度和全球的纬度。
你们的特殊还体现在自身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这几年中,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疫情影响特别是经济下滑的压力,让大家就业、深造都付出了更多努力。特殊时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社会面焦虑也时时冲击着大家,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人人都是信息源的社会里,每一个具体的困惑都会被广而告之,每一个个体的焦虑都会被指数级放大。在这种海量信息的冲击下,有些同学会感觉自己很渺小、很孤独,社会中正在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自己总是在被动地适应,个人的价值似乎无法彰显……
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不纠结个体的大小,时代正是由每个鲜活的个体所创造的。
时代的宏大与个体的渺小,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社会和个人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
你们不是冰墩墩前维持秩序的“小透明”,你们是北京向全球展示的青春和善意;你们不是坐在屏幕前聆听广场献词的旁观者,你们是赋予献词现实含义的青春力量;你们不是无奈接受网课的“牺牲者”,你们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和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参与者。历史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汇聚,每个人都不是注定孤独的存在,个体的生命在此刻的时空中彼此守望、彼此相连,构成了这个世界,正如那段很火的文案——“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时代赋予了你们那么多精彩的主题,你们在时代的潮涌下努力生活,服务社会,这正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你们在宏大的叙事中理解了个体的意义,也就融入了推动历史的进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要做时间的朋友
同学们,今年(学校)中央大道两旁的蓝花楹开得格外好,每一株树都开了花。2018年,我们种下了中央大道两旁的几十株蓝花楹。也是在那一年的九月,你们来到了这个崭新的校园。
我想在这里与你们分享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
我知道你们中间很多同学感到焦虑与压力,当下在年轻人中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卷”,这个词很形象,本身就带着一种压迫的“速率”在其中。只是,越快就一定越好吗?是否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按照统一的时刻表发生?不一定。
同学们,最初种下蓝花楹的时候,我们都期待着第二年就可以看见蓝色的花海,可是到了第二年,没有一棵蓝花楹开花,有些只是长了绿色的枝叶,第三年,依然没有开花,只是长了更多的绿叶,直到今年,毫无预料的,竟然所有的蓝花楹都悄然绽放了。
树木自有其成长和开花的时间,人也是一样的,万事万物也是如此,就像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各自上路的不同的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很多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悉心的耕耘,然后耐心地等待,每一朵花都自有它绽放的时间。
同学们,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
同学们,人生的路要慢慢走。我祖母常对我说,“慢慢走,走正路。”只要你认准了路,慢慢走,一定能到达你的目的地。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不在于开始时的风光,而在于圆满地结束了多少件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