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政道 来源:现代物理知识杂志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2/6/28 23:16:35
选择字号:
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 | 李政道深情致辞

 

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举办“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很高兴参会发言,和大家一起共同缅怀赵老师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想念他一生为人正直、忠于科学、潜心研究,朴素无华、实实在在的科学家精神。

赵忠尧老师是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1929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观察到硬γ射线在铅中引起的一种特殊辐射,实际上这正是由正负电子湮没产生的γ射线,所发现的γ的能量恰好是电子的静止质量 (0.5MeV )。赵老师的这一实验是对正电子质量最早的测量!

图片源自丁肇中先生报告

从实验所测量的γ能量证明了这是正负电子对的湮灭辐射,也是正电子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明。这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直接由反物质产生和湮没所造成的现象的物理实验。

赵老师的实验,对与他同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安德逊有很大启发。两年多后安德逊在威尔逊云雾室中观测到宇宙线中的反物质 —— 正电子的径迹,他的实验正是在赵老师实验的启发下完成的,为此安德逊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安德逊回忆录,图片源自叶邦角教授报告

二十多年前,瑞典皇家学会的 Ekspong 教授告诉我,当时瑞典皇家学会曾郑重考虑过授予赵老师诺贝尔奖。不幸,有一位在德国工作的物理学家在文献上报告她的结果和赵老师的观察不同,提出了疑问。当然,赵老师的实验和观察是完全准确的,错误的是提出疑问的科学家。可是在30年代初瑞典皇家学会以谨慎为主,没有授予赵老师诺贝尔奖,Ekspong教授和我都觉得赵老师完全应该得诺贝尔物理奖。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中国人,只是由于当时别人的错误把赵老师的光荣埋没了。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赵老师在30年代的所作的这一重要发现,赵老师的科学功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认可,核物理学的发展不会忘记它的开拓者。

赵老师当之无愧是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1950年赵老师冲破重重困难回国, 历经千辛万苦带 回了一批当时国内尚无条件制备的 加速器器材, 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台和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并在这两台加速器上开始了中国的核反应实验, 将中国核物理研究的能力提升到世界水平。赵老师为发展祖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事业、为培养祖国原子能事业和核物理及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人才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李政道给赵忠尧纪念馆的题词

赵老师不但在核物理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而且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凡是从30年代到20世纪末在国内成长的物理学家,都是经过赵老师的培养,受过赵老师的教育和启发的,赵老师也是我的物理学的启蒙老师之一。所以从三强先生等祖国老一辈物理学家到铭汉、光亚和我这一代物理学家都称呼他“赵老师”,可见,赵老师是名符其实的桃李满天下。

李政道先生赠送一幅τ轻子质量测量实验的两维拟合图庆祝赵先生九十华诞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 赵老师根据中国核科学人才的需要,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系:“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 即现在的近代物理系。亲任首届系主任,一任二十年,为中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

赵老师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说:“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坰,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赵忠尧老师的科学功绩、科学精神和崇高品格永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