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贤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4 16:46:30
选择字号:
过去10年实证研究表明——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须理顺内外因关系

 

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研究生从何处获得什么样的创新资源,二是研究生能否成为以及如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作为国民教育序列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作为研究生人力资本禀赋的核心要素,以及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质要求,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研究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标准之一。

2000年以来,国内数次大规模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均较为一致地指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也引发了各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普遍关切。

我们通过对国内过去10年的实证研究(涉及79个独立样本、96936名研究生)进行元分析,挖掘导师积极指导风格等关键内外部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希望能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等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真空”环境无法完成创新能力发展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内积累了大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缺乏具有整合性和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很少有研究以全面的视角看待内外部因素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复杂关系机制,且研究结论往往也存在较大差异。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近观点认为,创新能力发展并非是在“社会真空”中实现的,其前提之一是创新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就是说,研究生需要不断获取存在于学术关系网络中的学术、科研、实践资源,而导师正是研究生社会资本的关键来源。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也进一步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在“心理真空”中完成,诸如创新效能、动机、韧性等积极心理资本要素,都是帮助研究生获取与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同时实现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上述内容也成为了我们此次研究的重要背景。

积极的导师指导风格具有多重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或建设性的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社会资本、创新心理资本和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直接影响。

具体来说,导师积极的指导风格有利于研究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导师处获取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和支持,包括学术网络、有效反馈、建设性意见、实践辅导等,助力塑造研究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积极的创新价值取向、信念、认知和行为模式,实现研究生创新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积累。

同时,导师对研究生学业、科研和心理方面积极、合适的培养理念、目标和行为等,也能够直接激励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提出新观点并付诸实践。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具备积极指导风格的导师会对研究生起到榜样和示范效应,使其能更好地感知导师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之,导师的指导风格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外因。但这种指导风格还需要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才能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因为客观现实与研究生个人愿景往往会存在一定差距,而研究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这种差距会形成一种力量,推动研究生主动追求创新愿景的实现。

这说明,仅通过提供导师指导、支持、资源和信息等外部条件,并不足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当研究生自身对开展创新活动拥有高度自信、对创新活动具备强烈的内在兴趣时,才有可能保持不断钻研以及超越自己的信念,并能更好地将导师指导和创新资源整合到创新任务中去,从而更具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日常科研、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与挑战。

除了研究生自身的心理资本建设外,导师积极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要素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行传导。

也就是说,个体创新创造性的发展和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是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导师与研究生的高质量互动、与研究生建立起可信赖和支持性的关系,以及搭建广泛学术网络和平台,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创新资源、知识、信息和自由,促进研究生创新社会资本的积累。

相应的,一旦研究生具有了更多创新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往往会对创新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进而在具体科研工作中积极探寻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充分展示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须双管齐下

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内外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所起到的作用,理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必须坚决落实导师责任制,提升导师指导质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知识、信息和资源来源。因此,导师指导必须做到“有名有实”,为研究生创新活动开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和资源,拓展研究生的科研和学术网络,以此促进研究生创新社会资本的获取与积累。与此同时,导师也应起到并发挥研究生实现创新目标的“领路人”作用和“灯塔”效应。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导师责任制”并非要求导师对研究生指导过程所有事务大包大揽的“保姆式”培养,而是通过建立高度互信的师生关系,塑造严谨、和谐和包容的创新团队氛围,在帮助设定创新目标的前提下给予研究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自主权。

其次,充分重视创新心理资本建设,强化研究生内在创新动力。相关单位和部门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方式,将研究生积极心理建设、维护等纳入到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导师培训计划中,并在培养全过程中,适时对研究生积极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

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导师需要结合研究生的能力和背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和设置具有现实问题导向性、适当挑战性和高度融入感的课题研究,从而避免研究生由于任务过难出现“挫败感”,或者任务过易产生“倦怠感”。同时,建立适当奖惩机制,提升研究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研究生进行持续创新的内在动机。

在这一过程中,导师应准确把握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并对研究生在科研中的需求、困惑等进行积极和有效反馈,鼓励和帮助研究生将新颖、可行的观点付诸实践,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自我效能,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条件到内部积极心理建设,再到最终的创新能力发展之间,存在着一条渐进的链条式逻辑关系。导师指导和社会资本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情景条件,创新心理资本则是根本所在。

正因如此,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研究生从何处获得什么样的创新资源,二是研究生能否成为以及如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围绕上述两个问题,需要通过研究生内外部资源建设双管齐下,并且积极探索外部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内部资源优势的机制与渠道,提升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