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佳雯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2/6/4 17:31:28
选择字号:
著名鱼类学家伍汉霖辞世,享年88岁

 

6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著名鱼类学家伍汉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3日19时56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逝世,享年88岁。遵照伍汉霖先生生前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从简。2021年,与时间赛跑的伍汉霖教授。

伍汉霖 ,1934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坚持从事鱼类分类学和形态学的研究工作,尤以研究虾虎鱼类、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著称,是国内知名的鱼类研究权威专家。

伍汉霖先生著作有《拉汉世界鱼类名典》《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广东淡水鱼类志》《辞海(全部鱼类条目)》《中国脊椎动物大全》《中国有毒和药用鱼类新志》《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等。

解放前,囿于国力衰弱,国内鱼类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许多国产鱼种都被外国人抢先命了名。当时的伍汉霖对此非常揪心,也立下志向:“‘鱼类王国’的研究和命名工作,应有我们国家的一席之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伍汉霖一直秉承这一志向。他与其他科研人员先后命名小眼真鲨、广东鳐、长吻六鳃魟、短尾蛇鳗、褐毛鲿、中华胡椒鲷、中华沙塘鳢、伍氏拟髯虾虎鱼、大青弹涂鱼等新种,为鱼类冠以中国名。

为了解东海及其他海域鱼类资源,他参加了由著名鱼类学家朱元鼎主编的《东海鱼类志》和《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的鱼类采集和编写,参加了当时全国海洋鱼类区系的调查研究和编写工作。

为了完成中国虾虎鱼类的研究,伍汉霖又花了20年的时间,在西沙群岛、台湾等全国各地区采集标本。1989年中国记载的虾虎鱼种类不到100种,2008年图书出版时经伍汉霖整理已增加到307种。1978年,伍汉霖根据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与同事合作编写了《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250余种有毒和药用鱼类的专著,出版后引起鱼类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水产、医药和卫生部门的重要参考文献。该书也受到日本鱼类学家推崇,东京大学和长崎大学有关教授花了近10年时间翻译该书,于1999年通过日本恒星社厚生阁出版日文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伍汉霖参加了西沙群岛的鱼类区系调查采集、海南岛和广东省的淡水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共同编写和出版了《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海南岛淡水及河口鱼类志》和《广东淡水鱼类志》。

1999年,由伍汉霖担纲和台湾鱼类学家合著《拉汉世界鱼类名典》,由台湾的水产出版社出版。这部海峡两岸三地规模最大的一部鱼类名典,共收录了全球截至1999年5月所有有效鱼类26000多种鱼名,为海峡两岸鱼类名称的统一,为全球华人鱼类中文名称的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年,伍汉霖和其弟子主编的《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大陆、台湾香港的14位权威学者参与编写,全书287.5万字,盘点了中国的3711种海洋及河口鱼类,该书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的谱系,是我国鱼类系统分类史上新的里程碑,对全面了解和可持续利用我国海洋及河口鱼类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