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 15:40:17
选择字号: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
141家医院区域协作“双向奔赴”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日前发布后,眼病诊治及管理已成长三角地区多家医院眼科的发力重点。

为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眼科诊疗水平协调发展,切实将新技术、新疗法惠及沪、苏、浙、皖眼病患者,5月31日,由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智慧医疗发展联盟发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牵头、三省一市141家医院共同参与的“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正式启动。

专科联盟服务医疗大局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应如何服务好区域一体化下的医疗卫生大局?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一届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医疗服务势头持续向好,医学技术的服务能力、辐射能力以及在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方面,都将持续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惠民、利民、便民,整合长三角各兄弟省市的医疗资源来提供高质量、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十分必要。”邬惊雷说,“该专科联盟在长三角区域内多学科工作机制、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智慧创新等方面的探索非常值得鼓励,期待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尽早行动,临床研究与技术尽快转化。”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理事长朱仁明认为,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的成立应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区域的一体化,这将涉及到三省一市共41个地级市共2.2亿人口的眼健康;二是从科普到预防到诊疗,再到医务康复的一体化发展;三是产、学、研、医、政府和金融的协同发展;四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的一体化,也就是将线上智慧化手段与线下诊疗服务有效衔接。”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顾问傅晓也表示,几个月以来,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为抗疫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两不误,成立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就是生动的体现。“期待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在成立后,能充分整合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并将优质资源辐射三省一市,让广大百姓也能享受优质资源带来的成果”。

随后,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首任院长黄钢表示,联盟将以全面提升长三角眼科诊疗质量为目标,借助数字化科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的手段,为长三角各地的眼科诊疗提供技术互助支撑,从近视眼做起,逐步拓展到眼科各领域,推动区域融合多学科发展、多中心临床的研究、诊疗新理念的云上平台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落地及具体推动。

五官科“智慧医院”如何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逐年增长,2021年达2.0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0%。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眼病发病率将持续提高,患病人数持续增加。

“事实上,结合互联网医院的线上模式,长三角区域内的眼科诊疗整体水准可以有更好的融合与提升;近年来,我院与浙江宁波、湖州,江苏南京、徐州,安徽合肥、阜阳等医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主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告诉记者。

周行涛在两年多前参观青浦长三角(上海)互联网医院时发现,如果患者所在的当地医院能实现同质化诊疗,又能形成适当的就医氛围,“那真的是一个便民惠民的好事。“上海的患者去宁波、蚌埠等地随访,当地的医护也是照顾有加。长三角协同一定是双向作用的。”

周行涛介绍说,该专科联盟的几大工作目标包括:制定互联网智慧眼科诊疗技术标准、临床指南、管理规范,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眼健康大数据库,建设长三角区域转诊网络体系、互联网远程诊断平台,以及加强人才培训输送力度、提升长三角眼科人才专业水平。

为解决疫情期间复诊患者就医难、配药难等问题,作为上海首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开通全市跨院复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日最高处方量超过了4200张。今年4月,该院为市民设计了线上下单的“取药码”,该码单次有效,不仅为配药者和代配者提供便捷,更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

医生在屏幕的另一端,依靠专业、经验和责任心,仔细鉴别诊断,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谨慎给出处理措施,为常见慢性病患者开具配药处方,对病情较复杂的患者则建议到线下门诊进一步诊治,并帮助线下转诊预约。这样的跨院复诊服务,也将逐步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为长三角区域内患者解决更多诊治难题。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所有专家的互联网医院权限均已完成认证,实现了线下与线上排班同步、同质和无缝管理,共涉及33个互联网医院教授团队,涵盖眼科、耳鼻喉科等5个专科门诊。

“2021年,我们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已经拓展至国内9个地区14家医院。”周行涛说,“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要扎实完成智慧服务、医疗、管理在内的智慧医院整体提升工作,提升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在线新经济,搭建好跨区域、夸专科、跨时间空间的一体化互联网医院。”

注重技术成果转化

屈光手术是国内外眼科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手术质量,并且保障安全性及有效性成为专家关注重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沈晔表示,当下,人工晶体材料的发展超乎想象,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也超乎想象,这预示着屈光手术的未来也讲面临重大革新,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技能提升、科研协作具有突破性的价值。

江苏省中医院教授王育良认为,屈光手术的未来将涉及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生物光学、手术技术和规范等多个层面。“我们要注意进化过程中‘原生态自然环境’对于眼视力和健康的意义,也只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才能防止放空异化”。

此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荣丰提出,相较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的撕囊比手工撕囊有更好的居中性、精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手术后效果。

周行涛表示,围绕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医院、科室的专业度都需要跟上。“除了聚焦近视、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等专病外,我们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管理、配置也将持续向前,扎实做好智慧服务,提升数字化转型力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