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庞伟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21 17:30:49
选择字号:
文献当小说看,“90后”博士追梦“嫦娥”

 

“在月球上,有一条月溪是由我们地大来命名的。”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地球科学学院博士钱煜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有些自豪地说。

过去几年,这个“90后”阳光大男孩在嫦娥五号着陆点预选、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这与他“死磕”难题、“把文献当小说看”不无关系。

“一见钟情”

如果翻看钱煜奇的学习履历,可以用“优秀”二字来概括。

2016年,经过四年扎实地质学本科学习的他和8名同学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地大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拿下两个团队一等奖。

201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钱煜奇,因为一场偶然的行星科学研究讲座获知我国嫦娥三号在国际上首次识别出月球次表层玄武岩结构的重大进展,便对该领域“一见钟情”。

他连夜给讲座报告人、地大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发了一封自荐信。随后,幸运收到回复的钱煜奇开始了追梦“嫦娥”之旅。

行星科学是一门由地球科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交叉而来的前沿学科,这意味着需要全面接触各领域的新知识。为此,钱煜奇开始“997”式地查阅文献资料。

钱煜奇觉得,阅读文献资料比阅读小说更能让人放松,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方法让他越“嚼”越有滋味,“其乐无穷”。

image.png

钱煜奇 地大供图

“硬骨头”也是前进动力

钱煜奇依然记得,自己接触第一个科研项目是“预选着陆区月壤剖面特性研究”。

“它需要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重建嫦娥五号着陆区的地质和火山演化历史,限定着陆区的月壤性质,制备模拟月壤用于工程实验,为嫦娥五号月面采样提供支持。”他说。

为了掌握遥感知识研究月球表面物质组成和形貌,他恶补相关知识;需要自写代码处理光谱数据,他自学Matlab和Python两门编程语言。

“我必须要完成这项研究,这是我啃下这一块块‘硬骨头’的最大动力。”钱煜奇说。

2018年,钱煜奇对嫦娥五号着陆区的研究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行星》发表后,获得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作为国内首篇月球着陆区研究,它向世界展示了嫦娥五号着陆区的地质演化历史和科学价值。

在月球上,有一条月溪是由地大来命名的。

有一次,在对嫦娥五号最年轻的玄武岩来源进行溯源分析时,钱煜奇和合作者发现嫦娥五号着陆点距离风暴洋北部的夏普月溪15千米,返回的玄武岩样品可能来自该月溪的喷发。

他们将研究范围扩大,发现在月球的风暴洋北部有4条月溪,而有一条尚未被发现和命名,最终他和团队提交的“卢维尔”命名得到了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认可。

自2017年至今,钱煜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等,参与了多项嫦娥五号任务相关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已发表相关国际论文7篇,在了解着陆区地质背景、火山活动历史以及月球着陆点选择、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做出了扎实支撑,成为了正在进行的嫦娥五号样品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

现在,嫦娥五号样品返回后,钱煜奇又在参与对月壤的矿物学、火山学研究。

呼唤青年力量

“很多人觉得科学研究是一门枯燥、苦闷的工作,但我觉得‘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钱煜奇说,一个个难题的解决就是他的快乐之源。

在肖龙眼中,钱煜奇极度自律和自觉。每次问题讨论后,他很快就会列出研究提纲和思路,制定完成时间表。他从不拘泥于和导师制定的研究计划,经常会在阅读文献后“有备而来”,主动提出研究选题。

“中国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方兴未艾。”肖龙说,探月四期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将相继发射,国际月球科研站已在筹备之中,天问二号将赴小行星采样,火星采样也早已提上日程,这一系列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将需要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贡献力量。他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行星科学研究的行列,助力国家的深空探测。

image.png

钱煜奇(左一)与导师肖龙(中)在柴达木进行类火星地貌考察 地大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