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大学是否要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做研究都是有争议的话题。这些讨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是否值得做的问题,即本科生做研究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与本科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什么关系;二是可行性问题,即大学能否有效支持本科生做研究,包括资源是否充分、本科生的能力是否足够等。
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比知识体系更重要
国内有些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相对注重本科生做研究,并将其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手段之一,支持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本科生做研究;但大部分大学,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则很少把本科生做研究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
反对本科生做研究的主要理由是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应打好基础,即要掌握一个知识体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不应该是本科生的重要目标。此处的关键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的两百多年来,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以知识为导向的学习和教育,也就是在正式的教育机构中,学习者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习得一个由专家设计好的特定知识体系。专家们寄希望于学习者习得该知识体系后,其整个职业生涯可以因此受益。
尽管知识导向的模式支撑了全世界的教育体系两百多年,也为确定环境和稳定的职业市场中的学习者提供了巨大支持,但在当下,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以及世界的复杂多变导致个体工作者的职业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加之知识爆炸式增长和随时随地可获得性引发人类的学习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传授一个固定知识体系的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日益深入人心,该理念倡导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国家教育政策中也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发展不简单等同于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都离不开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家国情怀以及数字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数字素养等的支撑。教育在为每个人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要比传授知识体系更加重要。
因此,如果放到教育全新的目标体系中看,“本科生是否应该做研究”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本科生可否通过做研究这一手段和过程,使自身面向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得到训练。
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本科生做研究的实践表明,做研究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兴趣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因此,从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看,支持本科生做研究是一种颇具价值的教育手段。
产出论文不是研究的全部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是否所有本科生都能够参与研究活动,以及本科生可以参与什么样的研究活动。
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希望本科生做什么样的“研究”。当谈到“研究”时,人们往往联想到发表论文、进实验室、成立课题组等,尽管这些确实是做研究的要素或可能结果,但并不是“研究”的全部。
作为教育机构,大学需要探索的本科生“研究”应该是一种学习的理念和方式,是为了瞄准上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育性活动。作为教育性活动,其核心结果在于人的发展,至于是否同时产出了论文,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此处探讨的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活动,对于某些仅针对小部分突出学生的拔尖培养计划,则另当别论。
例如,笔者所在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倡导所有学生要进行研究导向的学习,希望学生的学习都能从观察社会和现实开始,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带着问题广泛搜集和整理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加以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与别人一起合作,达成共识,进一步形成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远远超越老师讲授范围的单一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训练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合作沟通、搜索和批判性整合知识的能力,还可能建立一种终身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
我们把“研究”从发论文和做实验的固有模式,转变为问题和现象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后,就会发现本科生做研究是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活动,也是当下值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探索的模式。
转变理念更重要
在笔者看来,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甚至是职业教育机构,让学生通过研究的方式学习,都是支持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以及践行面向未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从本质上看,这种转变是教育理念和学习模式的转变,最大的挑战是每位学生要重新思考自己如何才能习得终身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重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革新教学方式,支持学生研究导向的学习。对于大学而言,并不意味着需要为学生开辟全新的课程或者项目、利用额外的资源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师生在大学的每一门课程中作出转变。
因此,通过支持本科生做研究助力其人生发展,其可行性的决定因素并不在资源和条件上,而在于一所机构是否具备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力引导全体学生和老师去拥抱未来,重新认识教育的目标,重新认识“研究”,并革新自我的学习和教学之道。
(作者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