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2 20:34:46
选择字号:
智能工业软件与开源创新,走向何方

 部分与会者合影 清华大学供图

日前,清华软件论坛暨小米高校学术论坛在该校举办。论坛以“智能工业软件与开源创新”为主题,邀请了智能工业软件和开源技术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该论坛由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在致辞中指出,软件定义世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软件成为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因素。希望软件学院的师生校友们能够团结起来,做好国家急需的、能用、好用、管用的工业软件,解决“卡脖子”难题,用软件驱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围绕“数字智能无处不在”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新一轮的数字化是信息+物理+生物的数字化。他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与绿色计算的融合发展态势。

在AI+智能制造领域,他指出,AI+智能制造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从备货型到订货型,二是从流水线到智能机器人,三是从通用制造到个性化需求,并阐述了AI+智能制造的落地路径,即逐步扩大柔性制造工业范围。

在AI+生命科学领域,他表示,AI正在加速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更快速、更精准、更安全、更经济、更普惠的发展,并能够迁移学习模型,实现药物临床前评估及精准临床实验设计。

在AI+绿色计算领域,他指出,人工智能赋能绿色计算,能够助力实现“碳中和”、能源融合以及助力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廖湘科围绕“软件定义时代的工业软件——来自IT软件发展的启发”做了主题演讲。他总结软件定义时代的IT技术四大发展趋势,包括无处不在的感知、跨域多维的关联、超越人脑的智能以及虚拟和真实世界的交融。

就IT软件发展启示,他指出,要营造巨大通用市场,经营掌控生态链,跨界竞争获取蓝海效益。

他阐述了工业软件发展的几点思考,并表示,工业软件发展要补齐国产工业软件短板,融合互联网经济的新产业模式,积极应对软件工程的新挑战,极致追求用户体验,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大力加强协同创新。

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围绕“智能时代,拥抱开源”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开源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最佳平台和模式。中国开源人才后备不足,拥抱开源要从教育开始。开源也是推动基础软硬件技术研发、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国内开源依然面临着拿来主义、缺乏共享、不够开放等多种挑战,很多人对开源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论的认知仍需提升。未来的开源应该走向广义的开源、开放的开源、向善的开源、合力的开源。

小米集团首席语音科学家Daniel Povey围绕“Recent work in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RNN-T” 做了主题演讲。他从Pruned training、快速解码、基于矢量量化(VQ)索引的蒸馏方案三个方面介绍当前RNN-T的研究工作,着力构建一个高性能的开源“生产就绪”实时 ASR 系统。

此次学术论坛还加入了博士生汇报环节,11位博士生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主题展开汇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