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18 10:44:08
选择字号:
中山大学25项成果获2021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在4月15日召开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大学共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5项奖励。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7项,包括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奖8项。获奖总数、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均列各申报单位之首。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项鹏牵头完成的“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特性、治疗机理与临床转化的系列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为发现MSC功能亚群、揭示MSC治疗机理、精准选择适应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陈曾平团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庄宏成团队合作,牵头完成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52项,10项提案被3GPP标准采纳,创新成果在移动终端、无线基站等无线产品实现规模商用,2018年至2020年新增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印鉴牵头完成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处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果在“公共交通”、“智能安防”、“智慧政务”等行业落地,也在疫情防控领域、粤东西北等地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成建定牵头完成的“不明原因猝死的分子病因系列发现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青壮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SUNDS)病因不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项目阐明了中国人SUNDS流行现况、危险因素及若干形态学特征,首次建立了SUNDS分子病变谱,实现了部分SUNDS精准分子病因诊断,解析了SUNDS发生的一系列新机制,拓展完善了猝死机制的功能学诊断技术体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牵头完成的“鼻咽癌综合诊疗方案的创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通过制定指南、编写教科书及主办国内外会议进行推广,在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301)等国内132家医院,以及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法国Gustave-Roussy癌症中心等国外19家知名医院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何晓顺牵头完成的“无缺血器官移植的发明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晓顺团队研制出全球首台体外多器官维护系统,为离体器官供血供氧,并全面革新移植手术方式,国际首创无缺血移植技术,术后肝损伤指标ALT较传统技术降低77.7%,缺血损伤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1年生存率提高了9.8%。相继开展国际首例无缺血肾脏移植术、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林天歆牵头完成的“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果被《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采纳。国内30多个省市6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该膀胱癌技术体系,全方位提升我国膀胱癌精准诊疗水平,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