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15 11:18:09
选择字号:
“博士入职城管”是否意味着高学历人才严重过剩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部分公务员考试拟录用人员名单引起大家热议,其中一名北大博士入职朝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岗着实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城市管理执法岗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城管。另外一些城管岗位、综合执法岗位的录取者也是藏龙卧虎,比如伦敦大学学院即英国高校最著名的五所院校之一UCL硕士入职朝阳区东风地区综合执法岗等。

可以说,城市管理执法岗这一最基层岗位得到北京大学博士的青睐引起了大家的叹息,我国最高学府的博士难道就贬值至此吗?

我国博士人才是否严重过剩

2021年教育部网站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等教育“十三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即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统计,硕士和博士生共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增长20.74%,其中博士生11.6万人。

在“十三五”时期,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从2016年的94%逐渐下降到2020年的91%,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待业率则上升了三个百分点。博士毕业生出国工作人数比例相对不高,主要在国外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与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紧密相关,如入职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最高,超过95%以上,另外医学类博士毕业生、法学博士毕业生、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很高,而有些专业如农学博士、社会学博士、文学博士就业率相对较低。

2020年以后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冲击着我国就业市场,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由于疫情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倒闭,使得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问题变得异常严峻。同时,随着研究生教育普及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量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市场也使得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博士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逐年下降,待业率逐年上升。

其次,博士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和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就业与待遇政策对博士毕业生的吸引程度。

比如,北京市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市就业的人数达到80%,中西部地区的博士毕业生则不然,如中部地区的江西省博士毕业生选择在江西就业的人数占比仅50%左右,与北京形成鲜明对比。“十三五”时期我国博士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市就业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与选择西部地区就业的博士生比例基本持平,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对国内高层次博士人才政策吸引力度还不够,同时也反映了博士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从就业去向来看,博士毕业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依然呈现较高比例,但受专业和地域影响较大。

欧美大学博士人才就业去向

美国大学中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两所,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约750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都不超过600人。很多人博士毕业后选择做博后研究是因为博士毕业生喜欢从事科研工作,而大多博士后在研究工作后都能够成为大学中的正式职员。但随着美国高校科研经费日益紧张,大学教职和教师位置越来越少,美国高校博士生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另外,美国的许多专业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毕业生已成为不争事实,因此美国高校博士生招生数量也日趋下降。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后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高等教育模式,即3-5-8模式并进一步完善欧洲学分互认系统,提升了博士生就业的专业储备。以往英国博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注重就业能力训练,博士毕业生对非学术职业缺乏准备。近年来英国大学开始注重对博士生学术知识储备与产业工作经验的双向培养。由此,企业雇主对博士生的应聘将高学历与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中拥有了更大的竞争力。

法国的博士毕业生比较青睐于大学教师职位,法国教师职业属于精英职业,收入稳定但竞争激烈,需要通过法国大学资格委员会的教师资格审订。另外,公务员职业在法国收入中等但也比较稳定,比较受博士生欢迎。法国企业也为博士生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技术岗位,如雷诺公司、索迪斯集团等,但要求博士生有真才实学。在德国,博士毕业生大多成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工作的候选人,德国大学、科研机构或企业非常热衷于留住高层次人才,用较丰厚的待遇吸引全球博士生来德国就业或选择德国高校任教等,高校教职已成为德国博士生就业领域最受欢迎的岗位。如果德国博士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找到合适教职的话,则选择直接向公司求职,如果申请西门子、大众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就职,其竞争机会与高校教职一样激烈。

可见,欧美大学博士毕业生主要还是以教学科研职位作为主要就职目标,其次才是选择企业求职。另外,在博士生培养阶段已经开始逐渐改变传统的纯学术型人才培养计划,开始向学术型与技能型结合的博士人才培养转变,以便为未来的博士就业做好准备。

如何看待我国博士人才就业观

“博士入职城管”这一现象给我国博士生就业问题敲响了警钟,撇开公务员属于铁饭碗、收入稳定、解决户口这些现实问题,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尚需转变地域和专业就业观念,国家花大力气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更应该服务于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教育科研第一线。

首先,政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培养单位应共同参与建立就业创业动态反馈机制,及时跟踪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就业政策。高校应积极引导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同时加大力度解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博士生待遇问题,为这些博士生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博士毕业生生活待遇,保障就业条件,才能吸引更多博士人才扎根中西部的教学科研单位或企业,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其次,从近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希望从事技能型与实践型工作的博士比例逐年增加。因此,高校应积极引导博士毕业生选择企业时不但考虑国有企业,还可考虑就职民营企业发展,如阿里巴巴、美团等物流企业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实践型博士生,而且年薪达到百万,未来几年更多有实力企业或将成为博士毕业生的热门去向。

再次,博士毕业生的地域择业较为浓厚,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东部发达城市工作的博士生达到总数的70% 以上,大多博士毕业生青睐在大城市找工作,博士实际就业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占比不足10%,而县城和乡镇农村工作的博士几乎没有。尤其是在大城市就职的工科博士专业对口程度较差,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专业对口程度就更低了,而在大城市就职的理科和文科博士业生的对口比例也不高,在40%左右。从工作去向看,博士生比较青睐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虽然我们不能对这一现象做出简单的判断,但可以说某种程度上高层次人才资源浪费是毫无疑问地存在,因此博士生培养单位亟需转变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为导向积极引导我国博士生的就业观,做到学为所用。

再者,随着高科技时代竞争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缺口十分巨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竞争。我国要在高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离不开大量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因此引导工科博士生在择业时投身先进智能领域势在必行。

最后,高校还需提升培养过程管理,拓宽博士生课程范围,强化技能发展与实践训练,不仅培养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也要培养他们在非学术界就业的基础能力,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使博士毕业生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多元化就业市场需求,避免“北大博士入职城管”这一现象的重演。

(作者赵硕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