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26 11:30:02
选择字号:
通讯录里没两个科学家好意思拍科幻吗

 

2.jpg

《月球陨落》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月球脱离公转轨道,逐渐逼近地球,即将在三周后产生毁灭性破坏,人类孤注一掷能否力挽狂澜?

3月25日,《独立日》《后天》《2012》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科幻灾难片《月球陨落》正式在国内上映。他不仅构建了“月球撞地球”的新奇设定,还展开了对月球内部隐藏秘密的探索。

但已有影评人接连指出影片那些“连文科生都无法忍受”的科学硬伤,还有评论者认为其“愚蠢却充满娱乐性”。

在美国,科学界与好莱坞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即便如此,科学真实性和娱乐性,在科幻电影创作中始终是一对矛盾。随着中国科幻电影创作越来越热,科学家和电影人在科影融合的路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又有哪些“坑”需要避开?

好莱坞导演的通讯录里有什么?

在美国,科学界与好莱坞深度绑定的一个代表性事件是——在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好莱坞联合成立了一个名为科学与娱乐交流项目(Science & Entertainment Exchange)的组织。对于所有涉及到的科学话题,这个组织都可以帮助寻找专家来完善相关科学故事的细节。项目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地外生命、海洋探险、太空旅行、多维空间、纳米技术等,也可以在一些公共政策话题上开展合作,比如干细胞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个项目组启动至今,已经给上千个电影项目提供了顾问服务,其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漫威电影,还有《豪斯医生》《犯罪心理》等美剧,甚至连《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速度与激情》系列这类与科幻本身无关的好莱坞大片都有这一项目组的参与。

除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等机构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极力促成科学家与电影人一起工作,让科学家帮助电影制片人创作科学画面、核查事实,为推理、幻想提供逻辑解释,并指导演员如何更逼真地扮演科学家等。

林育智说,在好莱坞,科学家与电影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类似交友的模式。比如他们经常性地开展一项名为speed dating的活动,它源于一种快速相亲方式。科学与娱乐交流项目会事先确定一个主题,以末日生存为例,一期邀请7位科学家,他们可能来自国家种质资源库、野外探险、医学、心理学、军事等领域,每人用7分钟时间作一个快速演讲,介绍自己本领域的工作、可能与电影结合的构思。这类活动规模不大,台下坐着二三十位制片人、导演、编剧。

“好莱坞大部分导演的手机通讯录里,都存有科学与娱乐交流项目组的联系方式。”林育智提到。

在他看来,美国电影界之所以热衷与科学界互动,主要是因为科学真实性会带来巨大的娱乐价值,也就是票房收入。而美国科学界与电影界的互动,是为了借助电影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媒介形式,让大众了解科学及科学界,树立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正面形象。

但这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江晓原坦言,美国宇航局(NASA)由于经常性地面临经费削减的问题,于是竭力配合大导演,成功地将2015年一部科幻电影《火星救援》拍成了NASA的“宣传片”。靠近好莱坞,可以提升机构显示度,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这一考量在美国科学界是普遍适用的。

科学顾问是谁?

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由于《流浪地球》的带动,2019年中国带科幻标签电影的票房,首次超过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票房。

“《流浪地球》在项目策划早期,主创曾经试图到国家天文台寻找科学顾问。进去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冲动了,连敲哪个门都不知道。然后在车里默默地抽了根烟走了。” 林育智回忆。

因此,《流浪地球》拍摄时并没有找科学顾问。一直到电影上映前,制片方才邀请了几位科学家看片,以期为影片提建议。但由于片子已经制作完成,接近上映时间,很难进行实质性的修改。

在成熟的科幻电影制作过程中,科学顾问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林育智介绍说,针对科幻电影创作,有五类科学顾问。

第一类是非正式顾问,可以为创作团队提供支撑影片剧情的科学素材和科学理论,甚至构架一个世界,完成世界观的铺设;第二类是专家顾问,在剧本成型之后,针对某一类问题,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科学家;第三类是现场顾问,他们需要给演员提供帮助,与道具师协助,甚至现场被问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第四类是科学顾问团,解决一整部电影涉及到的所有领域的问题;最后一类为跨界科学顾问,他们一方面受过非常专业的科学训练,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影视从业经验。

林育智表示,在好莱坞,科学顾问早在电影策划阶段就会参与讨论,贡献他们的科学构想和创意。“他们之所以重视科学顾问的角色,是因为电影人有这样一种共识,科学家拥有解析细节的能力,具备理解和找出复杂体系中相互关联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编剧、出品人和导演在充实电影情节的结构框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的25年里,电影主创的更迭是常事,唯一不变的是它的科学顾问——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著名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这充分体现了电影人对这一角色的重视和尊重。

国内电影界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界和影视界的有效合作机制,仿效影视界科学顾问的设置。2020年10月23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林育智谈到,这一组织的重要工作就是“架桥修路”,促进科学界跟电影界融合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目前,《流浪地球》第二部正在拍摄制作中。导演从剧本创作阶段就邀请科学家参与,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组建了5大领域的科学顾问团队,由天文、物理、地质、计算机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顾问不是一项义务劳动。林育智告诉《中国科学报》,在美国,科影融合项目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组织机构本身、各类基金会以及企业捐赠,但在国内还非常缺乏。

此外,他认为,国内现有的电影网站、购票平台,在电影信息中并没有设置科学顾问的标签,“我们应该呼吁市场去添加这样一个标签,让更多人认可这个角色的价值”。

要不要牺牲科学知识的准确性?

科影融合虽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科学界和电影界的语言体系不同、工作习惯不同,甚至价值观也不一致,在互动实践中,会遇到不少麻烦。

林育智记得,曾有科学家很直白地告诉《流浪地球》的主创,“地球推不走”。这让电影导演非常挠头,因为这是影片的核心设定。

事实上,科学真实性和娱乐性,在科幻电影创作中始终是一对矛盾。

江晓原提到,在好莱坞,时常发生电影成片并未采纳科学顾问意见,出现科学硬伤,从而受到观众质疑的情况。有科学顾问认为这对自己的学术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有苦难言,甚至对这项工作产生了排斥。“在美国,也不是所有科学家都热衷于为好莱坞服务。”

在他看来,在科影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双方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科学家和电影人的诉求往往是不同的。

电影人要的是票房。在美国文化背景里,科幻电影本就是非常通俗的内容,不是科学知识的教学片。好莱坞为了追求娱乐性,就不能那么“烧脑”,这势必会让渡一部分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尽管他们很乐于和科学界合作,但他们把科学摆在了一个不那么神圣的位置,在利用科学资源的时候更为大胆。”江晓原分析。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介绍,电影《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把电影涉及的科学知识分为三类:确定的科学事实、有一定依据的推测和在科学基础上的纯粹猜想。

他提到,在电影拍摄前,索恩就定下了两条硬性规定:一是影片中的情节不能违背已成定论的物理定律,也不能违背已牢固确立的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二是尚不明确的物理定律和对宇宙的猜想须源于真正的科学。

但在江晓原看来,好莱坞大量的科幻电影是达不到索恩这一标准的。《火星救援》在NASA的大力支持下,科学上依然漏洞百出,不能不说是一种主动妥协的结果。

“在国内,科幻的出身更高贵,我们赋予科幻更多科普启蒙的职责,要想让科学家认同科幻电影里可以牺牲科学知识的准确性,难度更大。”

江晓原认为,作为一项娱乐产业,电影的科学性应该适当地去神圣化,多一些娱乐的、开放的心态。

苟利军也认为,对于电影而言,讲一个好故事更为重要。“在科幻电影的场景当中,科学其实是创造了一个设定,是一种辅助性的角色。”

怎样培养科幻电影人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介入越来越深,不懂科技,就会越来越无法理解这个时代。”林育智表示,这也要求未来的电影工作者,特别是科幻电影创作者,不仅要有电影基本功、电影的制作意识与经验等传统素质,还要了解科学常识和前沿知识,要基于大量的阅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这样的人才非常缺乏”。

他提到,目前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机制正在改进,一些综合性大学甚至是“双一流”大学开始建立电影学院,有望突破传统电影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些大学的学生接受更为扎实的通识教育,可以挖掘理工科院系的学术资源优势。

比如,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获批立项。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告诉《中国科学报》,正是利用了综合性院校的学科资源优势,项目组集结了包括科技界、影视界、新闻界、学术界等领域的专家联合攻关,并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厦门大学正在组织“未来世界”科幻电影(含短片)大赛。李晓红介绍,包括公共卫生学院、材料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内的近十个理工科学院的教授加入了专家委员会。

“比赛不仅会组织科幻电影大师班、青年训练营等,还会针对入围作品采取全程导师制,除了有电影业内专家,还有厦门大学各学科的教授进行全程指导,并邀请运营机构、投资人、制作人等进行作品孵化。”李晓红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科幻电影人才培养和创作方式的探索。

除了对年轻学生的培养,针对现有电影人,林育智认为,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派到科学前沿去“洗脑”。“过去,我们经常组织编剧进行采风活动,现在为什么不能把创作者带到科学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地?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前沿知识、科学仪器设备,一定会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新鲜的刺激和灵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