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23 7:58:13
选择字号:
西周时期皖南山区粟类作物有了新发现

 

井水墩遗址可鉴定种属的植硅体形态。(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井水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三维模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近日,《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在线刊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成果。该所青年研究员吴妍团队针对西周时期皖南山区粟类作物有了新发现。

吴妍指导硕士研究生汪静怡通过对样品开展全面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来安徽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粟黍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证据。

农业起源和传播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农作物扩散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等问题成为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南方,早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粟黍等旱地作物逐渐向南传播。

受古环境变化及古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安徽南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时空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依然相对薄弱。目前信息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考古证据相对有限,亟需结合相关遗址的专项研究填补空白。

井水墩遗址位于安徽宣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据发掘项目负责人陈小春介绍,2018年4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泾县文物局对井水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该遗址地层堆积厚,有多个时期的叠压关系,在当地较为少见,这为开展该遗址文化分期与植物考古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研究人员尝试以井水墩遗址的材料为依托,同时运用植硅体和大植物两种分析方法,借助已有的植物考古成果,深入探讨皖南地区良渚文化中晚期和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发生发展的特点。

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挑选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两周时期遗址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别进行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井水墩遗址良渚文化中晚期(4874–4820 cal. yr B.P.),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开始种植粟,证明此时黍粟农业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且形成混作农业。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2667–2568 cal. yr B.P.,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安徽南部地区尚属首例。

结合史料记载与古环境背景可以推测粟黍农业在皖南地区大规模发展的动因有二,其一,《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两周时期吴太伯自关中地区“南奔荆蛮”建立吴国,人群的迁徙推动了粟黍农业传播至安徽南部地区。

其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西周时期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气候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了混合农业在安徽南部地区的出现。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粟黍在皖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707-021-0956-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