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10 20:08:25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一筠
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侯一筠    海洋所供图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人们对海洋探索的热情不断高涨,渴望从海洋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各类资源。在向海洋索取的同时,人们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也随之产生,其后果也在不断累积。

在2021年4月联合国发布的《第二次全球海洋综合评估报告》中指出,过去的50年间,全球低氧海域的面积增加了两倍;近90%的红树林、海草和湿地植物,以及超过30%的海鸟面临灭绝威胁;海洋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作用正在被削弱;过度捕捞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889亿美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一筠指出,我国的海洋环境污染具有来源广、面积大、持续久、防治难、危害强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海洋经济基本沿袭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模式,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突发性的污染灾害事件从“偶发”演变成了“频发”。

侯一筠列举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三各特点。

第一,陆源污染。主要指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和农业养殖造成的污染,我国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来自陆源污染物。

第二,海洋工业污染。主要指海洋油气开采、运输船舶排放以及海上事故引发的污染,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是突发性溢油事故。

第三,近海养殖和捕捞污染。盲目建设海水养殖设施,过度开垦海洋资源,产生大量氮和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另外,近海渔场处在超负荷捕捞状态,经济型海洋生物群落损失严重,也降低了海水的自净能力。

侯一筠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水平和海洋污染防控技术有了大幅提高,但监测站点布设、时间频率设置、要素筛选均无法满足监测工作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要求。另外,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仍有完善空间,且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进度和海洋污染管控综合执法力度亟需加强。

“就海洋运动本身而言,其一个显著特点是大洋之间、大洋和边缘海之间的互通性,海洋污染物在“海风-海浪-海流”的共同作用下的迁徙,往往不受人为边界的制约,越界污染不可避免。因此,即便要解决我国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内海洋污染的问题,需要周边各国的共同努力,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侯一筠表示。

针对我国海洋污染的特点,在海洋污染监控和防治方面,侯一筠提出四条建议。

首先,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战略与规划。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治理模式与经验,修订《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科学制定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明确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路线图,规划不同海域功能定位,划定生态红线。

其次,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在重点关注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水文气象等背景参数实施快速连续跟踪监测、提升数据实施处理以及传输、信息制作与分发的地面支持系统的水平。另外,减少部门间不必要的重复性监测,加强部门间协作,使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真正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

第三,建立国家海洋数据网络共享平台。明文规定使用方法和准则,保证海洋观测数据的时效性、共享性和安全性,实现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加强科研与监测的有机结合,注重科研成果在海洋监测实际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监测质量水平。

第四,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在黄海、东海、南海积极推进双边、多边环境保护,加强涉海污染防治。积极借鉴国外的现金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进行有关海洋污染的调查、研究等活动,在合作过程中互通有无,尽快提高防治海洋污染的能力。

“海洋环境保护,是地球上所有人类的共同责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污染防治必须建立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海洋污染防治管理系统,逐步构建海洋污染防治体系,加强海洋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在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海洋治理现代化。”侯一筠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